——自己整理書包、系鞋帶,坐姿端正、聲音洪亮……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俞榮)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小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促進少年健康成長的有效教育途徑,也是落實“雙減”政策、推進“五育并舉”的重要體現。近期,德州各小學陸續舉辦學生日常習慣大賽,對小學生在穿衣、系鞋帶、整理書包等勞動技能方面進行考察,同時對坐姿、用筆方式等日常行為規范進行糾正,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為成長奠基。
德州學院附屬小學對1至6年級學生進行分類考察,分別考察洗手和刷牙、整理書包和疊衣服、縫做沙包和剪紙、果蔬拼盤和中國結等,其中三年級考察穿系鞋帶,且需要掌握1-2種穿系鞋帶方法,在規定時間內穿系鞋帶,打活結,鞋帶長短在鞋面以上,沒有散在鞋面以下的帶子。這項考察難倒了不少小學生,有些學生系出“死結”打不開,有些學生系得不夠牢固、美觀。老師就該項內容開展針對性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這項技能。
德城區三里莊中心小學重點考察學生的行為習慣。班容班貌方面,要求座椅整齊,地面干凈,學生衣服整潔,桌面和桌下不得有其他雜物等;上課下課姿勢展示,要求組織有序,學生問好,整齊統一,站姿正確。重點考察讀書姿勢,要求指讀時,書本平放,右手手指指書本,左手摁住書,讀書聲音響亮,朗讀時,書本和桌子成45度角,腰挺直,挺胸抬頭,雙腳平放。
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將“上得書堂下得廚房”作為考察項,直接把“廚房”搬進了課堂,協助老師制作美食,由老師幫忙記錄做菜過程,并在群里分享展示。該活動涌現出不少廚房小達人,魚香茄子、蔥頭炒肉、煮水餃……一盤盤美食端上桌,師生共同品嘗,共享勞動果實。
各小學系列活動有趣、有意義,不僅對小學生行為習慣進行啟蒙和培育,更注重引導學生在勞動中體驗生活樂趣,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找到自律的快樂,培養學生擁有面向未來終身受用的生活能力,努力成長,適應未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