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資深語文老師深度解析閱讀方法和策略---
有效閱讀 “書”送力量
新華書店內景。記者劉振興攝
□本報記者滕璐本報通訊員陳錕 邢仁宇 周廣輝
自2015年啟動課程改革以來,閱讀在語文考試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在政治、地理甚至數學考試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閱讀不再單純是課余時間的陶冶情操,而變成了一種“硬核”學習要求。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初中如何提升閱讀能力?決戰高考,高中生們的閱讀能力又將如何顯現?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記者連線三位經驗豐富的語文老師,請她們解析閱讀的方法和策略。
小學 閱讀如種樹 不可求驟長
德州經開區楊莊小學特級教師趙鳳華
小學階段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家長和老師,要把目光放長遠,不要太功利化。閱讀是長期工程,絕不會立竿見影,應摒棄功利思想,為了潤澤生命而閱讀。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做好表率,只有愛閱讀的家長才有愛閱讀的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閱讀的氛圍,讓他們感覺閱讀是自然而然的事,是很平常的事。真正的閱讀是讀有所得的,對于“有讀無懂”的孩子,可以教給他們一些閱讀小技巧,比如嘗試著去猜一猜,后邊會怎么樣?也可以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讀。
另外,還要注重養成閱讀習慣,閱讀如樹木,不可求驟長。這種習慣越小培養越好,6-12歲這個時間段,是閱讀能力長足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六年對于提高閱讀能力尤為重要。
北京師范大學兒童文學研究中心王泉根主任曾說:“兒童閱讀有一條黃金定律,什么年齡段讀什么書,一定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提供適合他閱讀的書。”這也是常說的分級閱讀,分級閱讀的目標就是為孩子提供“最合適的文本”。學前階段(0-5歲)的孩子主要以淺顯的圖畫書為主,能促進孩子的想象力,如繪本,有情節有圖案,有助于孩子愛上閱讀。幼小銜接階段(5-8歲),就到了橋梁書閱讀階段,圖不再是主角,而是對文字的補充,是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工具。橋梁書是孩子從“讀畫”到“讀字”的過渡,幫助孩子逐步從以圖畫書為主的親子閱讀走向獨立閱讀。到了高年級(8歲以上)獨立閱讀階段,孩子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對于大多數字、詞、句要表達的意思也都能夠懂,可選擇寓意比較深刻的書籍,如經典名著少兒版、人物傳記、科普讀物等。
初中 讀在深處 讀出實效
德州市第九中學一級語文教師林霖
如今是大語文時代,閱讀的重要性不斷凸顯。
目前,初中生閱讀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淺表化、碎片化,欠深欠實。不少初中生的閱讀面只限于課本或閱讀題中的篇目,喜歡比較輕松的校園小說、卡通漫
畫、娛樂雜志等快餐式閱讀,文
學類、名著類閱讀則是少之又少。對于名著類書籍,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常是購買簡介版、梗概版進行略讀,或者通過電視劇等“以看代讀”,靠老師講解的知識要點和參考書上的歸納速讀相關情節。
初中是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將閱讀深化、實化,讀在深處,讀出實效。想要將一本書讀深讀實,光動眼是不夠的,心、腦、手都要動起來。下面給大家分享4個閱讀小技巧:一是“靜心”,將全部精力與書融合,感知書中的文字,品味書中的意境,體悟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歡
離合;二是“勤寫”,“不動筆墨不讀
書”,每讀到精妙之
處,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感觸作為旁批記錄在側;三是“預設”,讀一部小說時,根據已經讀過的內容猜測情節會有怎樣的發展,人物會有怎樣的命運,在頭腦中形成自己的預設,如果與自己的預設一致,便驚喜于自己思維的縝密、思考的到位,即使與預設大相徑庭,也可以比較兩者之間哪一個更合理,長此以往,對作文構思能力會有很大助益;四是“克難”,讀名著的價值和意義在于經典本身高遠深邃的思想和藝術境界,所以讀起來感覺比較難,此時,需要學生們有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只要真正深入地讀進去,就會全身心地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樂趣和洗禮。
對于初中生來說,平時功課比較繁忙,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尤為重要。像四大名著,適合放在暑假、寒假進行集中閱讀,提前列好計劃,每天讀幾回,哪些回目章節需要重點讀、反復讀,哪些回目章節需要做摘抄、寫批注。其他相對短小的名著,或者詩歌、散文、小說集等,每天完成作業后定時閱讀,更有助于閱讀習慣的養成。
高中 讀有所得 學以致用
德州二中2021級語文備課組長孟霞
高中階段需要怎樣的閱讀能力?根據課標規定:高中階段要求學生在課內外加強閱讀,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提升閱讀品味,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拓寬視野,領略人類社會氣象與文化,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與思想文化修養,豐富精神世界。
高考語文考查內容中有70分與閱讀有關,涉及到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還有作為課本單元教學的整本書閱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考要求的閱讀鑒賞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的形成并不只是高中三年之功,而是從小培養和訓練的結果。那么,高中生閱讀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高中生閱讀的問題之一是時間少,積極性不高。高中三年課程多、時間緊、任務重,留給學生的閱讀時間很少,有些學生覺得作業都做不完,沒有時間去閱讀。其實這樣的想法是踏入了將閱讀當成一種任務的誤區,閱讀本身應該是一種放松、一種休息,而不是一種任務。因此,建議同學們不要過分帶著目的性去閱讀,而是將閱讀當成課余時間的一種玩耍。閱讀能力最重要的還是耳濡目染,如果能長期浸染在書香當中,理解能力自然也就隨之上升了。
問題之二是閱讀功利化,閱讀習慣差。高中生讀書經常和分數掛鉤,認為考試考的我就讀,不考的就不讀,功利化色彩較濃。針對這一問題,語文備課組采用“閱讀——寫作——互評——修改”的模式,讓閱讀課和寫作課相結合,讓作文互評和作文修改相結合,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閱讀課上進行主題閱讀,而且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閱讀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在作文課上自主運用積累的寫作素材,做到“讀有所得,學以致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讓他們的文章寫得得心應手。讀書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人生洞察力,讓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書到用時方恨少”,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階段,要“好讀書,讀好書”,要抓住閱讀這根魔法杖,用它來點亮寫作,點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