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市第一所高職院校,三十五年來,德州科技職業學院拾級而上,由小變大,成為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職教“趕考”整裝再出發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本報記者 蘆瑞瑞 黃曉龍
春風勁,施工忙。
在天衢新區的馬頰河旁,一座規模宏大的高職院校正在興建,這是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可容納2萬名學生就讀的新校區。
4月15日,朱國材又一次來到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作為學院董事長,他時刻關注著新校區的建設進度。今年9月,這里將迎來首批萬名新生,學院原來分布在青島、煙臺校區的學生將全部匯聚于此。
德州科技職業學院濫觴于徒駭河畔的禹城縣農業機械化學校,在朱國材帶領下,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一路拾級而上,拼搏前行,在職業教育的燦爛星河里閃耀出熠熠光芒。
35年,朱國材腦海里裝著太多的故事,聽他娓娓道來,感嘆風霜過往,感慨今朝榮耀。1988年,學校初創時僅有5名員工,破敗的校園雜草滿地;1994年,幾經努力,學校升格為普通職業中專;2001年,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獲批德州首家高職院校;2023年,響應國家號召遷址德州,新校區拔地而起。
35年,從徒駭河畔到馬頰河邊,朱國材帶領他的團隊始終奔跑在跨越趕超的路上?!皬囊凰r機培訓學校涅槃重生,建成德州第一所高等職業院校,是敢想敢干的闖勁讓我們抓住了機遇,乘勢而上。在職教趕考路上,我們從未停歇,將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踔厲奮發,創建職業大學,為德州職業教育闖出一片新天地。”年逾七旬的朱國材,精神矍鑠,期許滿滿。
競 合
從聯合辦學到自主招生職教黑馬蹚出新路
走進德州科技職業學院禹城校區校史館,展柜里擺放的一張中專文憑證書,把時間拉回到1994年10月31日。
這一天,朱國材拿到了省政府批文,學校獲批普通職業中專?!爱厴I生解決干部身份、戶口農轉非、工作包分配。那時候,普通職業中專是人們眼里的香餑餑,只有考不上中專,才考慮念高中考大學?!敝靽恼f。
從一所農機培訓學校升格為普通職業中專,這一躍僅用了6年。
1988年9月,43歲的朱國材由禹城縣農機局財務股長調任縣農業機械化學校校長。推開校門,學校實訓場地的雜草一人多高,3輛教學用的拖拉機已經生銹“趴窩”,幾排破舊的房舍缺門少窗。1名職工看家,其余3名職工都回家干農活了。
“搞教育,我是門外漢。沒資金、沒設施、沒經驗。是知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思慮再三,我選擇了后者?!敝靽恼f。
1989年的農村,到處欣欣向榮。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推行十余年,中國農村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農民購置的小型拖拉機在田野里奔忙,一臺臺新型柴油機帶動水泵在田間“噠噠噠”地抽水澆地。
如何尋求農機學校發展之路?“搞農機培訓!農機學校姓農,就應該為‘三農’搞好服務?!敝靽恼J為。他自籌3000元,帶著4名老師鏟除荒草、更換門窗、整修拖拉機……5人分組,挨村挨戶搞培訓。
他們將拖拉機開到各鄉鎮的田間、地頭、農家院,舉辦拖拉機手、柴油機手培訓班。將廢舊拖拉機、柴油機現場拆卸、安裝、調試,修好一輛車的同時教會一群學員。
朱國材回憶,有一次,他騎著三輪摩托車下村,時速很快,突然發現路上有一條溝,手剎腳剎并用,還是沒能避免事故,嘴角被反光鏡撞出血,牙上也多了一道豁口。即便如此,他也沒有耽誤培訓。
1988年冬天,培訓學員達9000多人,第二年培訓學員11957人。
1990年,學校升格為禹城農業機械化職業高級中學。雖有辦學資格,但沒有招生計劃,怎么辦?朱國材將“借雞生蛋”的經濟學思維應用到教育領域,創新推行“借師辦學”“借計劃招生”。
接下來的4年,先后跟濟南石化經濟學校、山東農機化學院等8所學校聯合辦學,先借職業中專計劃,后借普通中專計劃,舉辦了有機化工、物資管理、機電專業等委培中專班。
“不能光為別人做嫁衣,得爭取自主招生計劃?!敝靽恼f。1992年夏天,幾經努力,他終于拿到了職業中專的批文。1994年,又拿到了普通職業中專的批文。
丁志峰是農機學校初創團隊的一員,當時的創業艱辛歷歷在目。學校有輛綠色吉普車,漆皮斑駁,開著這輛車,他們上北京、闖東北、跑濟南、下江南,為計劃而跑,為資金而跑,一年行程8萬公里;求同學、求朋友、求熟人、求老鄉,見人就打聽,所言皆辦學。
開窗放入大江來。上世紀90年代,各行各業都亟需一線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國家大力倡導發展職業教育。伴隨改革開放的大潮,學校成功突圍,成為中國職業教育的一匹黑馬,也為職教改革蹚出一條新路子。
整 合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跳進市場大?!坝斡尽?/p>
1995年,朱國材“吹了一個?!?。
他提出“358規劃”:3年辦成省級重點中專學校,5年辦成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8年完成9棟樓的建設任務,創辦一所高等職業學院。
計劃一提出,有朋友跟朱國材開玩笑說:“老兄,你吹吧,反正你們學校不用納稅。”
有了中專招生計劃統招統分,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普通中專的就業勢頭也帶動了職業中專的發展。很多學生被分配到南方沿海城市,學校品牌和口碑與日俱增。3年辦成省級重點中專學校的目標,當年就實現了。
隨之而來的,是職教史上的一件大事。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頒布,所有學校歸入教育系統,部門辦學成為歷史。1998年以后,中專不再包分配,職業中專學校不得不跳進市場的大海“游泳”。一部分曾經炙手可熱的學校一落千丈,很快銷聲匿跡;一部分升格為大專或被大專兼并。
朱國材堅信,國家大力提倡科教興國戰略,就一定離不開技能型人才。要想發展,必須及時調整航向,進行改革創新,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怎樣改革?設置社會上亟需的專業;招聘教學能手,為教師提供住房,不惜重金選派青年教師到中外高等院校進修學習;提高學生本領,實行“2+3”畢業證書制,即學生在校3年內要拿到2個以上中專畢業文憑和3個技能證書。
為了籌集資金,也能讓學生更好實習,校辦實體勢在必行。學校千方百計爭取國家資金扶持的同時,積極尋求招商引資途徑,成立了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買下已經倒閉的一家農藥廠,辦起了禹龍化工農藥廠,成立了禹龍經濟開發公司,下設農機具配件、農機具維修、科技咨詢服務站和加油站等6個實體;收購一處水利轉運站,辦起了禹龍機電廠,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2001年9月,經省政府批復、教育部備案,學校在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的基礎上,升格成為德州市第一所高等職業院校。朱國材說,當時全省的高職院校也屈指可數。至此,“358規劃”提前完成。
2003年,學校在青島成立分校區,后又在煙臺建立了教學實訓基地。
攤子鋪開,關鍵是選賢任能。2002年,省里組織了一次研學班到歐洲考察,途中朱國材結識了濱州職業學院院長朱寶德。朱寶德個性十足、行事果決。考察結束時,朱國材向朱寶德發出邀請,希望他退休后到青島校區執教。后來,很多學校向朱寶德拋來橄欖枝,但他最終選擇就任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青島校區院長,一干就是十幾年。
2005年,朱國材又三顧茅廬,請來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原院長高士明任禹城校區院長。
如今,老一輩中堅力量退休后,新一輩人才接過接力棒,沿著既定的航向繼續前行。
融 合
校企合作雙向奔赴職業大學創建在路上
日前,德州科技職業學院與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達成了產業學院共建意向。接下來,校企雙方還將共建研究院,引進30名博士。這是學校站在新起點上創建職業大學的一項有力舉措。
“依托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打造的全球首張確定性網絡,可以遠程操控醫院的手術機器人,精準切除患者病灶;在礦山開采中,遠程操控礦車進行開采運輸作業。該技術將為大規模機器通信、遠程操控、全數字工廠等提供重要支撐?!钡轮菘萍悸殬I學院副院長周偉介紹。
產業學院預計今年9月投入使用,通過爭創高水平高校專業群,與地方產業集群在人才供需結構、協同發展上同頻共振。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方案開宗明義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p>
一系列制度設計給職業教育注入了底氣??v向,在職業教育體系里,打破了原有的“斷頭路”,有中職、高職、本科直至專業碩士和博士;橫向,有產教融合、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融通。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一直是職業院校探索人才與市場適應性的一條主線。
2006年3月20日,周偉又一次走進青島一家供水設備生產企業的大門,希望負責人派技術人員到學校授課,但還是被婉拒。一個月連吃了4回閉門羹,他并沒有氣餒?!捌髽I追求經濟效益,他們不認可校企合作,就得反復溝通,為其提供一些優惠條件,包括給上課的企業人員發放課時費?!?個月的軟磨硬泡,周偉最終說動企業,促成了合作。
很長一段時間,高職教育被稱為本科教育的“壓縮餅干”,學生實踐能力差,就業困難。2006年,教育部出臺16號文件,要求把高等職業教育辦成真正意義的職業教育,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雖積極投身校企合作實踐,但企業常常不買賬,存在“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
2013年,引企入校,是德州科技職業學院的又一次探索。當時,學校開設了汽車維修專業,時任學院黨委副書記的朱紀輝為了學生的實習問題四處奔波。恰逢青島泰星高宇電子有限公司重新選址,準備搬離青島。
該企業是一家大型韓資企業,年產值5億元。德州科技職業學院與禹城市政府合作,通過招商引資,讓企業落戶學校禹城校區。“這樣一來,企業的用工需求得到保障,企業安排老師給汽修專業的學生上課,提供實習崗位,也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敝旒o輝介紹。
2016年,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青島校區在煙臺創建了海陽實訓基地,引入華為、京東等30多家大型企業。隨著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當地政府批準同步創建云創智能科技產業園?!靶@+產業園”的產教深度融合使校企合作不再局限于學生到企業實習,而是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置到教學評價全過程深度參與。
社會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大國工匠,培育大國工匠,離不開高質量的職業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朱國材表示,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將堅持“學校圍著市場轉、專業群圍著產業群轉、人才培養圍著需求轉”的原則,以現代化產業集群催生學校高水平專業群,推動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實現根本性變革。
圖①創業初期,朱國材(右一)與來訪有關部門領導合影
圖②創業初期教師授課
圖③學生畢業作品展示
圖④創新班機器人項目興趣小組開展活動
圖⑤校園籃球賽比賽現場
圖⑥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德州校區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