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縣著力構建全環境立德樹人大教育體系——
五維聯動 護航學生成長路
勝利希望小學編程社團展示
后屯中心小學植物標本制作研學活動
西關小學經典詩詞課本劇大賽
第二實驗中學科普百校行活動
第三實驗小學武術操《武韻新風》
□本報記者 邢仁宇 本報通訊員 泮冬冬
11月28日上午大課間,隨著下課鈴響起,夏津縣第三實驗小學操場上迅速集結起一個個整齊的方陣。伴隨著激昂的音樂,英姿颯爽的“武術操”開始了,學生們精神抖擻、整齊劃一、口號響亮,一招一式間充滿了力量與激情。“陽光大課間開展集體‘武術操’,讓學生在增強體格的同時,傳播了武德、禮儀等傳統文化,助力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王保林介紹。
近年來,夏津縣教體局不斷深挖全環境立德樹人內涵,立足縣情、社情、學情,積極整合學校內外、線上線下教育資源,集聚家庭、學校、社區、網絡四大“教育場域”育人特點形成育人合力,將心理健康教育貫通各場域全流程,著力構建了“4+1”五維聯動全環境立德樹人大教育體系。4項教育改革被評為省級典型案例,2項教育改革成果獲省級教育成果獎。
強溝通 重指導
家庭教育出實效
11月28日,在夏津縣實驗中學教師帶領下,家長們走進教室、宿舍,參觀學生學習、跑操,了解班級情況、教學方向等,活動過后,家長們紛紛表示看到了孩子不同的一面。“校園開放日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孩子校園生活的機會,也為家校溝通打開了一扇門。”校長侯莉華介紹,這已經是今年學校第三次舉辦該活動。
夏津縣通過強化制度保障、抓好理論研究、健全服務組織、加強信息交流等方式,突出家庭作為學生“第一所學校”的引領作用,幫助構建健康、科學、和睦的家庭關系。
系統設計家庭教育工作。統籌家庭教育關鍵要素,先后出臺《夏津縣教育和體育局關于加強和規范家校共育工作的意見》《夏津縣教育和體育局家風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具體指導和實施方案。
組建家校共育共同體。在全縣范圍遴選優秀家庭指導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心理咨詢教師成立“家校共育研究中心”,推進家校共育工作理論研究。成立“夏津縣家長成長學校總校”,同時,聯合夏津縣檢察院、法院等部門成立“家長法治學校”,通過組織集中學習的方式,引導家長樹立正確育人觀,掌握科學溝通方法。
搭建“家校直通”信息平臺,打通縣教體局、學校、班級、家庭四方主體,形成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問題反饋“一網互通”溝通模式,凝聚家校共育合力。
促改革 抓創新
學校教育鑄根基
“這些花草平時經常看到,今天總算知道它們的名字了!”“花朵竟然能夠保存得如此完好,我也要學習制作標本的方法!”8月初,夏津縣后屯中心小學5年級學生們在教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開展植物標本制作研學活動。活動中,學生們參觀了當地常見植物的標本,并學習了標本制作工藝。
作為全環境立德樹人主陣地,學校在教育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夏津縣立足實際,不斷改革基礎教育、開發思政校本課程、創新藝體研學活動,為學生們構建起了更加科學、高效的課程體系。
教研引領,建成29個學科教研中心,涵蓋了幼、小、初、高各學段,匯集全縣1000余名骨干教師,不斷挖掘基礎學科教學內涵,改革基礎教育。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程,統籌推進“大德育”課程體系建設。在全縣征集“大德育”課程方案,提煉融合大德育課程校本教材。現已累計講授思政公開課83節,遴選德育優秀課例600余個。
深化實施中小學生藝體素養培育工程,創編“武韻新風”武術操和健身拳,編纂夏津縣“中小學生讀詩詞”校本教材。在培育工程的引領下,2022年夏津縣鄉村學校藝體教育“雙走”模式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投資1000萬元,建設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基地,開發與設計《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研學旅行課程方案》等20個研學課程,形成了以黃河文化實踐教育帶為代表的“三河一館”實踐教育帶。
重實踐 提素養
社區教育促發展
“奶奶,這是我做的剪紙畫,我幫您貼在窗戶上吧。”“爺爺,您說我拉的二胡好聽不?您要是喜歡,我們每個周末都來。”近日,在夏津縣西屯社區田苑頤養院,宋樓鎮中心小學北校區“小椹果”紅領巾社區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以才藝展示的形式陪伴老人們歡度重陽節,“近年來,我們把社區作為學生校外教育的重要陣地,不斷引導學生積極融入社區建設,在社區志愿活動中培育社會責任感。”夏津縣教體局教育股股長王昕說。目前已組建32支“小椹果”紅領巾社區志愿服務隊。
社區教育對于學生形成積極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提高自身素質和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是對學校教育的突破、拓展和延伸。夏津縣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開展多項社區文體活動,讓學生能夠在社區生活中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開展“科普育人”活動。夏津縣教體系統與婦聯、衛健、司法等部門統籌社區公益資源,開辦“愛·教育家庭健康”大學堂,每周有講座、每月有活動,廣泛邀請學生、家長參加。截至目前,已舉辦講座28期,每期活動采取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方式進行,總計受眾20萬人次。
多方合作促“體育育人”。持續做好全民健身中心免費、低收費運營;對150余個村莊健身器材進行了更換、維修,實現了村級全覆蓋;每年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系列賽事30余場,開展社區(鄉村)運動會40余場。大力推動體教融合項目進校園,全面推進優秀武術文化進校園。
開展“環境養人”社區建設。著眼生態環保、傳統文化、安全教育、勞動實踐、衛生健康等教育要點,推進校、社環境一體化建設,開展綠色社區、書香社區、活力社區、健康社區、平安社區的創建和評選活動,提升社區文化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建平臺 集資源
網絡教育提效能
11月初,夏津縣第二實驗中學的錄播室里,語文學科教研中心的教師們正在通過教育“芯”平臺開展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線上展示活動。縣教研室副主任肖玉蘭介紹,這是通過教育“芯”開展的第54場線上集體教研活動,借助信息化、數字化的手段突破了城鄉距離對教研的限制。
為了讓網絡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發揮正向功能,夏津縣投資500余萬元打造了集教育政務、教師教研、師生學習為一體的掌上APP與線上服務終端——網絡云教育“芯”平臺,依托該平臺廣泛鏈接市教學云平臺、線上招生系統、信息化管理系統、山東教師教育網等資源,拓寬教育數據共享渠道,截至目前“芯”平臺已開通鏈接資源網站10余家。
豐富網絡育人資源。在教育“芯”平臺上重點打造“夏津好課”欄目,精選本地優秀錄播課,收錄名師課堂,當前共收錄夏津名師課1019節。同時,開辟了學科教研中心、夏津縣名師領航工作室、校長成長學校、“鄃心共育”心理教育等專欄,定期上傳教育教學資源,目前平臺已精選上傳優質課件、學案、作業設計等36689條。在平臺上,學生憑賬號登錄“芯”平臺學生端,拓寬自主學習通道,開展線上優質錄播課學習,接受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家長跟進瀏覽教育要聞,及時了解公示公告消息;教師通過“芯”平臺,進行教育教學數據分析,隨時隨地開展線上教研,共享平臺教研數字資源。
“教育及其發展,其目的歸根結底在于培養有高尚品德的人才。我們將用好家庭、學校、社區、網絡四大‘教育場域’,形成育人合力,以全環境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子。”夏津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郭長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