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閻潤珍 通訊員郭吉顯
寒冬季節,御寒是第一要務,特別是老年人,會出現畏寒、發涼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下肢酸痛、疲憊的感覺。很多人認為這是“老寒腿”,其實不然。德州市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岳紅衛提醒廣大市民,出現下肢發涼很可能是椎間盤出現了問題。
腿疼不當回事差點拖成癱瘓
家住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張大爺今年68歲,這幾年一到冬天左側腿就疼,但因為年歲已高,就沒拿這當回事。今年冬天,他腿疼的毛病更嚴重了,可保暖措施做的也挺好,就是不見好轉。
就在上個月,張大爺實在熬不住了,就在女兒的陪伴下來到德州市人民醫院做了下肢血管彩超,但大夫說并無大礙,并建議其前往骨科脊柱外科就診。
張大爺的女兒帶他來到骨科脊柱外科,岳紅衛建議他做一個腰椎CT。CT結果顯示有一個突出塊正好壓到神經,確診了張大爺的癥狀正是由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需要手術治療。“醫生說,如果我前幾年出現腿疼癥狀時就來醫院就診,就不用做手術了。現在幸虧來檢查了,要是再拖,還有可能癱瘓呢。”張大爺說,等做完手術回老家后,他得趕緊提醒身邊和他有相似癥狀的老人,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下肢發涼發病因素卻不少
引起下肢發涼的因素有很多,并不都是人們常說的“老寒腿”,所以有這方面病癥的市民要多加小心,千萬不能麻痹大意。“老寒腿”也有下肢或關節發涼,腿部酸脹的感覺,常被稱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少數腰突癥患者由于突出的髓核刺激椎旁交感神經纖維或竇神經的交感神經纖維,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收縮,故出現下肢發涼、發冷,甚至足背動脈搏動減弱。還有少數腰突癥患者,因突出的髓核壓迫或刺激到本體感覺和觸覺神經纖維,也會出現下肢麻木,但無疼痛。”岳紅衛介紹,年齡較大的患者在發病初期就以麻木和發涼為主,疼痛倒不明顯。一般情況下,經保守治療大多數可以緩解癥狀,但是病情嚴重者,效果卻不佳,經手術治療才可痊愈。有麻木和發涼癥狀在中青年患者中多處于腰突后期,有癥狀一定要 抓緊檢查,控制病情。
岳紅衛提醒,很多中老年人一旦出現腿涼、麻木、抽筋等不適,就認為是“老寒腿”或缺鈣或骨質疏松的表現,而不會想到是椎間盤或血管出了問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需要注意的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早期常表現為發涼、麻木,有腿部肌肉痙攣;而風濕病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也會出現關節痛,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這些特點都與“老寒腿”相似,因此,一旦出現膝關節腫脹、疼痛,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千萬不要自己認為是“老寒腿”,而耽誤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