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于海琳通訊員劉珊珊)
白露之后,三伏天的悶熱基本結束,晝夜溫差越來越大,早晚會感覺到明顯的涼意。此時自然界萬物,包括我們人體的陽氣也開始慢慢進入收斂閉藏狀態。中醫認為,白露節氣后,陰氣逐漸加重,加之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人們易患涼燥之疾。德州市中醫院規培辦主任王禹增強調,此時身體調養應遵循“養守”原則,保陰護陽,為過冬做好身體的儲備。
“白露時節以涼、燥為主氣,最易傷肺。許多人會出現咽喉不適、咳嗽、口干舌燥、皮膚干燥等癥狀。”王禹增說,這時如果人體陰津不足,會給燥邪以可乘之機,導致傷風感冒,或引起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和肺炎,所以要格外關心“肺”的保養。根據中醫五行理論,白色入肺經,此時應“順應自然,食‘白’潤肺”,像山藥、蓮藕、銀耳、百合、蓮子,都是不錯的選擇。飲食上應盡量避免羊肉、辣椒、花椒等高溫大熱、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加重“秋燥”。
“很多人因為體內陽氣不足,會在白露過后出現手腳發涼、肢體怕冷、全身乏力等癥狀,這時應注意溫補陽氣。”王禹增表示,有這種癥狀的人可以堅持每晚用溫熱水泡腳,同時,因腎開竅于耳,而且耳朵是密集反射區,所以在泡腳時,可用雙手搓揉雙耳,以局部發熱為度。
王禹增在運動養生方面也有自己的見解。他指出,白露之后,鍛煉身體的時間也要避開溫度較低的早晚時刻,否則,運動后肌膚會處于開泄狀態,寒濕會凝滯在肌肉關節處,從而帶來關節炎、筋膜炎等疼痛問題。“選擇運動項目因人而異,但總體應以‘柔和’為主,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王禹增建議,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進行以上運動鍛煉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深呼吸、閉目冥想,做到動靜和諧。
此外,燥有涼熱之分,人有虛實之別。由于先天稟賦不同,人們感受相同的邪氣,會發生不同的變化。白露之后,在顧護陰津陽氣的同時,也要注意掌握好“度”,否則會出現外感涼,內生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寒包火”的情況。比如,起居養生應遵循早臥早起的原則,“早臥有利于陰精的收藏,早起可順應陽氣的升發與舒展。”添加衣物時,增添速度不宜過多、過快,應遵循“春捂秋凍”原則,讓身體適當接受耐寒訓練,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對安度冬季非常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