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亭
“鬲”有三個讀音,分別是什么意思?
鬲、有鬲氏、鬲國、古鬲津河、鬲津縣……這些詞都與寧津縣有什么樣的歷史淵源?
為什么說古代容器“鬲”是寧津文化的標志,是寧津縣燦爛文化的明珠和瑰寶?
別急,聽我一一道來。
鬲的起源
在原始社會的陶唐時代,寧津先民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生產工具,改善生活用具。流傳于寧津南北的神話傳說揭示了古鬲和有鬲氏的起源。
傳說,遠古時代的寧津先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雨天人們走過的泥水里,腳窩里存了水,有的很快滲掉,有的很長時間不滲,有好奇者挖開看,見是有一層膠泥(粘土)的作用。先民們利用當地河流沖積的膠泥(粘土),仿照腳窩的形狀,幾經試制做成坯胎,發現做一個立不穩,兩個也立不穩,三個靠在一起立得較穩。單個時叫“窩”或“杯”,三個擱在一起立起來叫“立”,與后來的象形字“鬲”(li)同音。
鬲可以盛水也可盛種子等物料。有次不小心失火,將盛水的窩和盛種子的鬲燒過,不但沒燒壞,反而更結實了,敲擊有聲。于是寧津先民們將鬲坯成形后晾干,然后燒制。制成的鬲,既不怕水泡,也可用于蒸煮食物。蒸煮后的食品,人們食用后既舒適有營養,又容易消化。改變了部落先民的膳食習慣,由生食變為熟食。從此,開創了人類食用蒸煮食物的熟食時代。
由于鬲在本部落廣為應用并多年傳承,被稱為有鬲氏部落。
近年在寧津縣張大莊鄉小安村出土大量的陶器碎片、麋鹿骨骼化石和馬耳形穿孔的石刀等,經專家鑒定為新石器晚期的器物。寧津城北龐家寺漢墓出土了西漢陶樓、陶狗和十二連枝燈。在寧津城西北龍潭村出現了古代陶車。由此可見,在七八千年前,寧津先民在此定居生活,開始農業種植和畜牧業生產。
鬲津河水
“有鬲氏”部落的得名,與古代容器“鬲”密切相關,但“鬲津河”卻不同。
據明代寧津舊志記載:寧津古代處在“九河之地”——“禹播九河,寧津有三”。相傳,夏代大禹治理黃河水患,帶領先民按河水自然流勢,疏導、開挖了九條河,其中有三條途經寧津縣境,即古鬲津河、古胡蘇河、古鉤盤河。其中,鬲津古河流經寧津縣南部。
據《辭海》解釋,“鬲”字共有以下幾個意思:(一)(li利)①古代炊器。陶制。圓口,三空心足。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商周時除陶制外,兼用青銅制。②古代喪禮中所用的一種瓦瓶。(二)(ge革)通“隔”。阻隔。(三)(e厄)通“軛”。車轅前端駕在牲口頸上的橫木。
“鬲津河名首見《爾雅》。”晉郭璞《爾雅注》載:“河因水多,厄狹,可隔以為津而橫渡得名。”可見,此河得名,用的是“阻隔”的意思。
據《爾雅·釋水》及《漢書·溝洫志》的解釋,九河中最南的一條即鬲津,故道在西漢鬲縣(今山東德州東北)附近,東流入海,但在西漢時即已淤塞,具體位置已難于確指。胡渭《禹貢錐指》據唐宋后地志所載,認為鬲津故道系自今山東德州市附近向東流經商河及河北鹽山、山東無棣諸縣境入海。
鬲的傳承
“鬲”字從誕生那日起,就與寧津結下了解不開的緣。
寧津舊志載:寧津縣在遠古時代原始的氏族社會稱有鬲氏部落。夏代稱有鬲氏國。
夏后相四十年(公元前2079年)夏王少康攜舊臣伯靡率斟鄩斟灌之師在鬲起兵攻殺寒浞,恢復夏王朝時,此地仍稱有鬲氏國。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敬王命虢旅為鬲攸鬲從分田。鬲攸鬲從”“ 成了鬲國王侯。商代曾在此建立鬲國,亦有鬲侯。漢代曾于此建立鬲縣,也有鬲氏王侯。世代沿革傳承。在古代民族大遷徙時,有鬲氏曾西遷東渡,姓氏亦有多變,但有鬲氏地依然未變。寧津先民仍然在這塊黃泛區的土地上傳承繁衍生息。“鬲”是寧津先民有鬲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利用當地泥土資源,創造出的飲食炊具,是寧津飲食炊器文化的鼻祖,是寧津先民留給子孫后代的寶貴遺產。有鬲氏是寧津先民,寧津是鬲國地。古鬲津河又曾在寧津流過。因此,鬲是寧津文化的標志,是寧津縣燦爛文化的明珠和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