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出的電視劇《白鹿原》讓全國觀眾領略了關中人的粗獷與豪邁,劇中吃面的場景更是令無數人印象深刻,爽滑的寬面條,古色古香的大老碗,這些都是關中漢子吃飯的標配。
大老碗在藏界的學名叫“耀州窯青花大碗”,早年流傳下來的“老碗”是不少藏家苦苦尋覓的對象。
體形碩大紋飾簡單
碗是非常古老的器皿,碗的發(fā)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青花碗創(chuàng)燒于元明時期的景德鎮(zhèn),而關中地區(qū)獨特的青花大碗則誕生于清代的耀州窯。耀州窯青花大碗體形碩大,碗口直徑通常為15~30厘米,其圈足足徑較小,且外壁有竹節(jié)似的兩圈凸棱,正好能讓成年人單手端穩(wěn)抓牢,因此關中人俗稱其為“把把兒老碗”。將陜西舊時民俗特征歸納形容的“陜西八大怪”里,有一條是“面條寬得像褲帶”,“把把兒老碗”就是農村青壯年用來吃這種又長又寬面條的傳統餐具。
耀州窯青花大碗的使用者多為普通民眾,所以紋飾多為簡單的花卉紋、魚紋、萬字紋等,工藝價值一般,但一些有年頭的“老碗”作為陜、甘等西部地區(qū)粗獷民俗文化的物質實證,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耀州窯的復興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耀州窯出品的是青瓷,可為何大老碗卻是青花瓷?其實,這之中隱藏著一段耀州窯從衰落到復興的歷史。
耀州窯從晚唐起,歷經五代、北宋,皆以燒造青瓷聞名,但自北宋末年開始,關中地區(qū)戰(zhàn)禍不斷,耀州窯逐漸衰落。到明代弘治年間,十里窯場淪為荒丘瓦礫,之后銷聲匿跡。
清代,耀州窯的生產得到一定恢復,其中心窯場由黃堡鎮(zhèn)東移至陳爐鎮(zhèn)。為了挽救窯場的衰落,窯工們改燒市場上較為暢銷的黑、白、醬釉瓷以及白地黑花瓷,從而使耀州窯得以留存下來。時至清末,耀州窯迎來了一次歷史性的轉機。據史料記載,光緒二十八年,一窯場主派人到景德鎮(zhèn)去考察,還從當地雇了十幾名工匠回來,此后耀州窯開始全面引進青花瓷生產工藝。據記載,當時耀州窯生產的青花瓷質量較好,僅“稍遜于景瓷”,當地官員對于耀州窯的青花瓷也是贊不絕口,甚至還“配食具數桌,進呈清太后”,并“大得優(yōu)獎”。
耀州窯的青花瓷得到慈禧太后“點贊”,于是廣開銷路,時人將耀州窯的青花瓷也稱為“白地藍花瓷”或“藍花瓷”。耀州窯青花瓷中,青花大碗是主打品牌,它以獨特的造型和古拙的工藝深得百姓喜愛,順利打入甘、寧、晉等地的瓷器市場。
關中農村代代相傳
近10年來,清代民窯瓷器價格不斷上漲,耀州窯青花大碗也頗受關注。
舊社會關中農民常視摔碗為不祥之兆,因此使用起來格外小心,加之民間崇尚節(jié)儉,“破碗要鋦,碎碗不丟”的習俗使得耀州窯青花大碗在關中農村代代相傳,存世量十分可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民間重視程度不夠,曾有一些藏家在鄉(xiāng)下廣收舊瓷,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購了大批“老碗”;最近幾年,從農村鄉(xiāng)鎮(zhèn)收集起來進入城市古玩市場的“老碗”在數量上大大減少,加之民眾收藏意識的提高,“老碗”價格已是今非昔比了。目前市場上清末民初耀州窯青花大碗的價格多在數百元,品相極好的窖藏“老碗”甚至能賣到上千元。
□崔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