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紙歷史悠久,在造紙工藝、原料成分、品種樣式諸方面,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區別,又隨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
造價高昂的珍寶紙張
在故宮博物院我們可以覓到一些珍寶級的紙張。故宮藏有一件長130cm、寬31.5cm的赤壁游故事箋,箋為皮料印花紙,由數張褙厚,表層施粉,呈米色,紙面印宋代文學故事——“赤壁游”圖,以繪畫的形式表現蘇東坡與黃庭堅、佛印泛舟赤壁的典故。畫面布局平遠開闊,景色由近及遠,線條的濃淡變化豐富。
另一件仿明仁殿畫金如意云紋粉蠟紙,長121.5cm、寬53cm,是以桑皮為原料制作的一種黃色粉蠟箋紙。紙兩面皆用黃粉加蠟,再以泥金畫以如意云紋圖案,紙背灑金片,紙正面右下角鈐有隸書“乾隆年仿明仁殿紙”字印。該紙平滑勻細,可逐層揭開3至4張,每張均可用。這種紙是乾隆時期內庫藏品,造價極高昂,只供皇室專用。
紙中之王千年壽紙
作為中國書畫藝術的重要載體,宣紙的聞名始于唐代,唐書畫評論家張彥遠所著《歷代名畫記》云:“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 ”這說明唐代已把宣紙用于書畫了。
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并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成為最能體現中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紙。再加上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故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
收藏價值與日俱增
宣紙是古代書畫紙中最有收藏價值的。我國流傳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書畫墨跡,大都用宣紙保存,依然如初。
與一般意義上的收藏品不同,宣紙的收藏不僅體現在藏品自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上,更體現在使用價值上。這種使用價值,隨著收藏時間與日俱增。因為上乘的宣紙在存放過程中,不斷吸附水分和干燥,品質會更加獨特,潤墨染色會收到神奇的效果。
在民間,宣紙收藏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人王令的《再寄權子滿》里就有“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云”,描述了當時人們酷愛收藏宣紙的情形。而自從唐朝開始,文人雅士就與宣紙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顏真卿、張旭、李伯時等書畫大家,還是南唐后主李煜、明代的世宗和高宗皇帝,都對宣紙愛不釋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曾兩次來到成都夾江縣,研制出“大千書畫紙”,夾江書畫紙便以“大千書畫紙”名之,與安徽宣紙并稱為“國之二寶”。
伴隨價格的連年走高,古代書畫紙的收藏也由冷變熱。歷史上古舊宣紙的交易往往是可遇不可求。史料印證,清朝琉璃廠有少量古舊宣紙面市;崇文門外的“鬼市”上,可以尋覓到南紙、宋紙,購買者不是為了自用,就是為求大家書畫所用,還有的就是為了書畫作偽了。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宣紙收藏和交易呈現出持續升溫的態勢。不僅清朝、民國年間的名宣賣出了天價,而且建國后及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宣紙精品價格也扶搖直上。中國宣紙集團公司的前身——安徽涇縣宣紙廠上世紀70年代為國畫大師李可染制作的 “師牛堂”紙,達到了每刀(100張宣紙為一刀)10萬元以上的價位,一張紙在1000元以上。即使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普通宣紙,增值幅度也近百倍。
□陸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