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亮
往事是儲藏在腦海中的底片,稍一觸及,就會翻新出清晰的記憶。每年的元宵佳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母親編制的花燈籠……
正月十五觀花燈,花燈掛在大門口。我對花燈最早的記憶,就是母親編制的花燈籠。每年的正月十三、十四時,母親總要親手為我和妹妹各做一個大花燈。時過境遷,我依然記得那些燈籠的“主體結構”和“制作流程”。母親先用幾根細細的竹條編制一個橢圓形的框架,再用一塊硬紙板和一段細鐵絲做成一個能提起來的燈托,在上面放上半根蠟燭,就構成了燈籠的雛形。為了達到最好的透光效果,燈籠的外圍往往是薄薄的粉連紙。然后,母親再剪幾個喜字貼在燈籠的外面,只要點亮蠟燭,就是一個通透、喜慶的花燈籠了。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在我的印象里,最快樂的元宵之夜,莫過于兒時和小伙伴們一起踏著月光,打著燈籠,盡情地瘋玩。只要十五的月亮一露臉,我就和妹妹一起提著母親編制的燈籠走出家門,東家跑跑,西家看看,和小伙伴比比誰的燈籠最好看、看看誰的媽媽手最巧。隨著夜色的深入,出來“賽花燈”的孩子們越來越多,大家聚到一塊,跑著鬧著,說著笑著,開口就是燈籠的話題,點點燈火成了鄉村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記得有一年元宵節的夜晚,我們在“賽花燈”的時候,妹妹不小心摔了一跤,蠟燭的火焰頓時燒毀了漂亮的燈籠。妹妹急得哇哇大哭,母親從家里跑出來,把我的燈籠給了妹妹,我委屈地流出了眼淚。于是,母親便安慰我說:“你是哥哥,就把你的燈籠讓給妹妹吧。明年,媽給你們每人做兩個大燈籠……”沒想到,第二年的元宵節,母親真的為我們兄妹倆各做了兩個花燈籠。但這一次,我卻在一個燈籠上發現了一塊殷紅的血斑,問及母親,得知是竹條扎破了她的手。長大后,我才知道那些花燈里,盛滿的不僅僅是搖曳的燭光,還有濃濃的母愛……
今年的元宵節前幾天,我帶女兒回家看望父母,母親居然拿出一個新做的花燈,慈愛地對女兒說:“快要過十五了,奶奶專門給你做了一個燈籠,你帶回縣城玩去吧!”女兒捧著那燈籠,一臉興奮地說:“奶奶做的燈籠真好看,還不用裝電池……”看著似曾相識的花燈籠,我仍然能感受到它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深情。那份美麗,是我和女兒都能感受出來的外在之美,但那份深情,唯有我才能讀得懂,它將永遠積淀在我的心中,令我在每一個元宵佳節慢慢體會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