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青
山東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和德州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3集電視紀錄片《西征記》,以大量詳實、生動的史實資料,藝術地為我們再現了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這支以山東渤海老區翻身農民為主體的隊伍的光輝歷程。該紀錄片歌頌了山東渤海老區人民對革命的歷史貢獻,突出了山東子弟兵“聽黨指揮,無私奉獻”的主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西征記》真實地記述了這支部隊的光榮歷史。 1946年底,人民解放戰爭處在戰略防御階段,西北戰場敵強我弱,形勢非常嚴峻。中共中央從359旅和晉綏軍區抽調321名干部往渤海軍區(現山東德州、河北滄州一帶)開展征兵擴軍工作。老區青年踴躍報名,短短幾個月就組建了一支8000山東子弟兵為主的人民軍隊——渤海軍區教導旅。他們先是在惠民地區的陽信,后轉到德州地區的慶云縣常莊進行軍事訓練和革命教育。 1947年10月,部隊向西開拔,在河北武安編入西北野戰軍,更名為西北野戰軍二縱獨6旅,然后繼續揮戈西征。他們翻越太行山脈,參加運城戰役且首戰告捷,由此這群渤海子弟兵在實戰中成長為真正的戰士。之后他們經歷了瓦子街戰役、荔堡鎮戰役、澄合戰役、永豐戰役等一系列戰役,戰績輝煌。194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他們又改名為第一野戰軍二軍步兵第六師繼續西進,揮師隴東,挺進河湟,解放河西走廊,成為解放大西北戰場上的一支勁旅。新中國成立后,他們又積極響應黨中央“屯墾戍邊”的號召,千里步行挺進新疆,扎根邊疆,開荒屯田,繼續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渤海軍區教導旅的革命歷程英勇曲折,《西征記》的藝術再現也令人蕩氣回腸。
講故事是紀錄片最重要的表達形式和構成內容,《西征記》采用遞進式敘事方式來講述渤海子弟兵的英雄故事。片子分《兵出渤海》《熔鑄軍魂》《再立新功》3集,從隊伍的籌建到西征歷程再到扎根新疆,無論是戰斗歷程、行軍路線,還是軍隊番號的幾次更換,都以時間為軸線順序展開。這種敘事在娓娓道來中循序漸進,使觀眾容易掌握故事的發展脈絡和具體內容。
《西征記》不僅有系統性故事框架,同時設置了許多精彩情節、事例,使得故事具體、豐滿。片子通過選取典型事例來補充當時的具體情境。比如,講述隊伍籌建之初老區青年踴躍報名參軍:民兵隊長劉雙全是家中獨子,劉中玉入伍年齡最小,尤其是薛光榮因為“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征兵宣傳標語,而將自己的名字“炳麟”改為“光榮”……這些都顯示了渤海老區人民堅定的革命覺悟。片子選取運城戰役、瓦子街戰役、澄合戰役、永豐戰役、扶眉戰役等關鍵戰役,極具典型性。
不僅如此,片子還將典型事例放置到宏大歷史背景中加以呈現,無論是隊伍的籌建、西征行程、戰略部署,還是軍隊轉制,都跟解放戰爭的全國局勢和黨中央的戰略決策相聯系。這種宏大敘事和典型敘事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不僅使得故事具有豐富的層次感,而且具有極強的現場感和代入感。
電視紀錄片通過影像來承載歷史內容,弘揚人文情懷。《西征記》作為革命歷史題材紀錄片,至少呈現了3種影像,即口述影像、歷史影像和紀實影像。
影像為我們塑造了這群渤海子弟兵的英雄群像。首先是普通戰士們形象。那些入伍的戰士本是解放區分得了土地的農民,他們世世代代希冀的“十幾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唾手可得,但為解放全中國、保衛勝利果實,他們放棄了生活的安逸,踴躍參軍。“我是民兵隊長,我不去參軍,給別人做工作怎么做”的劉雙全,出身于革命家庭、12歲被父親送到部隊的劉中玉,以參軍革命為榮、毅然為自己改名的薛光榮,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西行的漫漫征程中,這群一向性格溫和的山東兒女在血與火的戰爭中淬鐵成鋼,迅速由純粹的農民成長為英勇的戰士。比如,腸子被炸出仍咬緊牙關炸掉敵人工事、壯烈犧牲的韓德榮,王莊鎮追殲戰開闊地沖鋒中前赴后繼、英勇無畏的2營5連全體戰士等等。片中還塑造了許多部隊干部形象。身先士卒、英勇犧牲的營長栗政通,擅長做政治思想工作、配合默契的旅領導曾滌、張仲瀚,永遠沖在一線的團長金忠藩等,這些英雄群像讓觀眾看到了中華兒女的血性和剛性。正是他們,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國泰民安。
口述影像構成了這部歷史紀錄片最重要的影像形態。主創團隊歷時兩年多,采訪了當年渤海教導旅的干部戰士及其后人,以及相關研究者、事件的親歷者,以他們的口述追溯,為我們還原了那段歷史,復活了那些英雄以及他們身上的英雄氣概、豪邁情懷。
《西征記》中也有不少歷史影像。由于黨史、軍史上缺乏對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的記載,歷史影像資料的搜集實屬不易。主創人員多次重走渤海子弟兵當年的西征路線,通過各種途徑搜集相關資料。這些歷史影像包括將士們的肖像、合影,永豐戰役結束后獨6旅18團祭奠陣亡戰士的照片,王震將軍“十八團渠”竣工放水時跳進水里歡呼的照片,栗政通的家書,等等,這些把觀眾帶入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此外,片中還運用了大量的紀實影像,包括寧津籍渤海子弟兵及其后人重回故鄉的鏡頭,今日欣欣向榮的德州大地景色,風景優美的庫爾勒市區十八團渠的周邊環境及市民的幸福生活場景等等。這些紀實影像構成了正在發生的現實本身,把歷史拉向今天、拉向觀眾,在鮮明的今昔對比中,將歷史與現實進行了有機串聯,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思想認同和情感震撼。
另外,這些影像還具有一種特質:有情懷,有溫度。薛光榮吟唱的歌謠,“青年婦女要開明,應該送郎去當兵,當兵真光榮,真光榮,誰扯腿來是孬種”,真實地呈現了翻身農民對黨自發的質樸的感恩之情。再如薛光榮老人的歸鄉情形:老人一直處于思念家鄉卻怕回鄉的矛盾中,所以鏡頭中的老人時不時地熱淚盈眶,聲音哽咽。同鄉戰友的犧牲成為他生命中永遠抹不去的痛。影像將老英雄熱愛自己的故土、珍視自己的名節、甘愿為國捐軀的樸素情懷表現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讓人潸然淚下的還有獨6旅18團祭奠陣亡戰士的照片:永豐一役,戰斗慘烈,獨6旅500多名指戰員壯烈犧牲,戰斗結束后,官兵齊刷刷跪著低頭默哀,按山東老家的習俗為戰友送別。片中最打動人心的是兵團老戰士濃濃的鄉愁:投身邊疆的建設,心卻一直系念著千里之外的家鄉、親人。寧津籍老兵王傳文投身革命之日便是與父母永別之時,母親因想兒哭瞎雙眼,不能在父母面前盡孝,成為他一生的愧疚。女兵田毅,直到病逝,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老家院子里的兩棵杏樹……他們揮之不去的鄉愁,讓人淚濕衣襟。
總之,《西征記》為我們打撈出了渤海教導旅這支英雄部隊塵封已久、鮮為人知的歷史,展示了山東渤海老區對革命的歷史貢獻。它為昔日那些高歌西進的渤海子弟兵立傳,重現了他們聽黨指揮、大愛大義的英雄豪情和赤膽忠魂。歷史不應遺忘,英雄應該被永遠銘記!《西征記》向英雄山東致敬的同時,也向當下大眾傳遞著不忘初心、崇尚英雄、愛國奉獻、砥礪前行的崇高信念。所以,這部紀錄片無論是藝術形式還是思想內容,都堪稱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