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畢業后進入一家工廠做普通員工,20多人擠在一間大宿舍里,每天加班到凌晨,吃不好睡不好不說,更難受的是,動不動就被責罵。當時我的心情跌到谷底,但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里,只得痛苦地忍耐。
對生活的無望,對前途的茫然,讓我無所適從。我給同學、父母訴苦,在日記里抒發內心的苦悶,但這些都無濟于事。我想,那就積攢兩個月工資,然后離開這家工廠。
那天發了工資,很意外不用加班,我百無聊賴地在街上逛,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書攤。書很便宜,3塊錢一本。看到那本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眼前突然一亮,對,上學時老師講過這本書,我卻因為貪玩還沒有看過。我掏錢買下了那本書,晚上,我沉浸在海倫·凱勒的精神世界里,感受她因為失明而焦灼不安,最終慢慢接受失明的現實,感受她在失明狀態下識字寫字的艱難,體驗她因一點點收獲而滿心歡喜。她學習和生活的困難可想而知,但她從沒有放棄對知識的熱愛,而是每天都對生活充滿了感恩。是知識,讓一個雙目失明的人重新找到了方向,獲得了前進的動力。相比她而言,身體健康的我要幸運很多很多。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能吃苦耐勞,忍受不了委屈,愛對生活抱怨。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態有問題,我對外界要求太高,卻從未想過自己是否有資格擁有這些美好。于是,我放棄了離職的念頭,專心地做了下來。看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又買了《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些書,一直是我想看卻沒有來得及看的。讀著讀著,我發現,我的心境開闊了,我不再怨天尤人了,我開始腳踏實地認真工作和生活了。
兩個月后,廠長調我到倉儲部,我脫離了流水線上的工作,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讀書。我便全身心投入閱讀中,享受書本帶給我的另一種人生體驗,那是幸福,是愉快,是充實,更是滿足。
細細想來,愛閱讀的習慣可能就是從那時候養成的。 10年來,即使再忙,我也會抽空看點書充實自己。書籍就像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每天必須翻一翻才能入睡。我的客廳有書,枕邊有書,車上有書,連出行的袋子里都裝著喜歡的書,閱讀無時無刻不存在于我的生活里。久而久之,孩子也在潛移默化中受了我的影響,捧一本書能夠看上半天。一家人捧書閱讀的場景,成為我們家獨特的風景。
不敢說閱讀改變了我的人生,但我敢說,是閱讀讓我脆弱的心一點點變得強大。我不再害怕人生中的風雨,因為我知道只要一路向前,總會遇見晴天。
□劉亞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