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因而又想起有關讀書的話題。
我一直覺得文字有一種很神奇的力量,能讓讀它、品它的人,在熱鬧時不失沉穩,在孤獨時不覺冷清。它構建出的世界,占據了生活里的一角,不動聲色卻并不沉默,如蓮花一樣文雅,不遺余力地盛開;如茉莉一樣素潔,時不時地吐露芳香。每次看見書柜里排列得整整齊齊的書,即便心有煩惱,也在頃刻間釋然。人間風月在這些書里也多了一種歲月繾綣的味道,如月一般優雅,如風一般清爽。
我有個癖好——藏書,如今的房子里,書隨處可見。一張小桌、一盆綠植、一杯清茶、一本書,就足以度過一個美好的下午。開始喜歡書是許多年前的事了,那時的生活條件不比現在,書算得上是金貴之物。一本書在小伙伴們之間傳閱,要等許久才能輪到自己,而看完一本書有規定的時間,因此讀得不免有些倉促,留有遺憾。父親和我都是書迷,我們倆經常互相交流讀書所感,有時候對一本書的看法和理解有些許爭執,卻又沒有書本查證,這讓我們都有些失落。母親不忍見我們如此難過,便建議抄書,然后裝訂成冊,這想法立即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那時候父親和我基本是一有空閑就去找書、借書,甚至憑著毅力跑七八個小時去很遠的地方。《西游記》《紅樓夢》自不必說,《山海經》《詩經》《聊齋》我們也都手抄過。我的字雖不及父親的好看,但也算得上端正,便和父親一起承擔了抄書的重任,而母親則用針線把我們抄的一頁頁紙縫合起來,甚至用繡上了書名的深藍色的布,給那些手抄書做了別致的封面。那時的光陰溫暖生動,又氤氳著書香,是我此生最難忘記的時光!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一家的生活比以前要精致許多。但即便是有了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我和父親還常常一起去淘書。每到放假,我們總要去大大小小的書店逛一逛。如今,書的種類日益繁多,簡直令人目不暇接。我們但凡出去,沒有不買書的時候。汪曾祺的《人間草木》、雪小禪的《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頭》、阿瑟·阿薩·伯杰的《眼見為實》、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都陸續擺上我的書架。我和父親一致認為,每本書都有其獨特的靈魂,或空靈潔凈,或深沉穩重。我們在書里與每一位作者相對而坐、侃侃而談。不管讀到什么,想到什么,都是在增長見識和人生閱歷。
我一直覺得書是人生的鏡子,能讓人自省。不僅《資治通鑒》《世說新語》等古籍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現代的許多新書里也藏著人生的智慧:《此生不可錯過的30次天堂之旅》讓我們感受到了自然景色的風情,《黑屋中的小美人》讓我們知曉了愛有沖破黑暗的力量,《人類群星閃耀時》讓我們在歷史的長河里尋找星光,《相見若只當時月》讓我們穿過樂府的隧道,領略到了古代風物的風采……
我如今的房子里,書房的占地面積最大,存書有千余本之多。這些書里藏著我對俗世煙火的熱情,也藏著我對精神生活的渴望,它們是我成長路上的不可或缺之物。這些書也是歷史的見證,從粗糙的手抄書到精美的印刷書,見證著祖國蓬勃向上、繁榮興起的歷程!
□杜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