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區道路交通環境文明有序
8月份,我市安全頭盔佩戴率82%,居全省第二位
整治違規電動三輪四輪車
嚴查騎電動車不戴安全頭盔行為
□文/圖本報記者 馬樂 劉振興 本報通訊員 肖華榮
如今,德州的道路交通環境悄然發生著變化:車讓人、人快行,互相禮讓;不逆行、戴頭盔,安全騎行;增車位、“綠波”行,路暢行安……
今年以來,我市精準施策,在治理交通違法、提升通行效率、增強管理水平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平安暢通的交通環境令人耳目一新。
警力下沉高效管控路面
8月25日上午,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民警在轄區內開展無牌電動自行車“清零行動”,經過前期努力,已經難覓無牌電動自行車的蹤跡。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成為市民出行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城市交通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規范電動自行車管理,營造更加安全、文明、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自8月8日起,我市開展無牌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市公安交警部門全員出擊,逐一排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同時深入社區、小區、單位內部,為符合條件的無牌電動車現場掛牌。“行動開展以來,治理效果明顯。”交警直屬一大隊民警王彬告訴記者,“電動自行車掛牌后更加方便監管,群眾出行也更加遵規守紀。”
城市文明,交通先行。在積極做好電動自行車掛牌工作外,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全面推行“千警上路”網格勤務,以道路及以內的村莊(小區)、校園、單位等為基本單元,建成88個網格,集中力量整治交通亂象,全面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今年以來,德州交警共勸導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23萬余起。
綜合施策文明出行成習慣
8月27日早上8點,在德城區湖濱大道水電十三局宿舍東西區之間的斑馬線前,來往車輛自覺為幾位行人讓行。“原來都是人讓車,現在車讓人的越來越多了。”市民邱女士表示。
小小斑馬線,一頭連著文明,一頭連著安全。今年以來,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加大現場查糾力度,嚴厲治理機動車不禮讓行人交通違法行為。在主城區啟用不禮讓行人違法抓拍設備10處,一旦發現違法行為,除了依法處罰外,還加大曝光力度。“讓機動車在斑馬線前真正慢得下、停得住,最終將制度的外在約束內化為全社會的文明習慣,推動‘要我禮讓’向‘我要禮讓’轉變。”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傳科科長楊紅省介紹。
一頂頂安全頭盔成了市民騎乘摩托車、電動車出行的標配。市公安交警部門“向科技要警力”,研發文明出行勸導系統,一旦發現未佩戴頭盔上路的,交警現場批評教育的同時將違法行為人信息錄入系統,累計3次以上依法處罰。試點啟動“征途計劃”,篩選出數十個人像點位重點路口,實時抓拍不戴頭盔交通違法行為,并通過短信方式發送違法提醒,督促違法行為人到指定地點接受處罰。
據統計,今年8月份,我市安全頭盔佩戴率82%,居全省第二位。
優化交通組織提升通行效率
“城市治堵,停車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小區附近就設了臨時停車位,既滿足了周邊居民的夜間停放,又保障了白天的交通。”家住德城區南源麗都小區的董婧對于家門口的停車狀況越來越滿意。
停車位供給不足,是導致停車難高發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我市公安交警部門本著科學合理的原則,按照一路一方案、一區一規劃的要求,應劃盡劃停車位。截至目前,中心城區新增停車位6000余個。同時加大巡查治理力度,設置嚴管路段,切實解決私占公共停車位、“僵尸車”等難題,及時治理違停現象,引導車主文明規范停車。
隨著創城工作的深入開展,市公安交警部門在加大日常整治力度的同時,科學組織交通,聚焦城市交通擁堵突出問題,充分利用“大數據”進行全城信號優化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實現“9橫7縱”16條道路、169處交叉口的“綠波”通行,路口排隊長度平均減少17.36%,交通延誤平均下降10.54%,行程時間較優化前平均降低36.03%,停車次數較優化前平均下降61.81%。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德州公安交警倡議:文明交通沒有旁觀者,守法出行,文明參與交通,警民攜手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