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中共黨員,現任德城區審計局審計質量保障團隊團隊長。從事審計工作29載,她以強烈的責任感,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在忠誠之中錘煉業務之精,于踐諾之間傳承匠心之魂,一步一步成長為業務骨干,1999年被德州市審計局評為“全市糧食財務掛賬清查審計工作先進個人”;2015年被德城區委宣傳部評為“四德標兵”;2016年被德城區委、區政府授予“德城區勞動模范”稱號;2017年被德州市審計局評為德州市審計系統首屆“審計十大愛崗敬業標兵”、“審計十大寫作能手”;2023年3月被區委宣傳部、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區婦女聯合會評為德城區“十大最美好婆婆好媳婦”、德城區新時代“好媳婦”等多項稱號。
工作中,她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為崗位職責“立心”。
自2008年調入法規與審理室以來,承擔全局審計項目的審理工作,這一干就是15年。堅守審理崗位的15年,她始終忠誠于自己恪盡職守的事業,把審計質量這一審計工作的“生命線”銘記于心,聚焦審理“主責主業”,積極探索提升審計項目質量的有效途徑。立足全局,系統謀劃,明確提出“盯緊審計現場,把牢質量主陣地”的工作思路;編制審計業務流程圖,起草《德城區審計局審計業務規范》《審計業務質量分級控制辦法》等10余項制度辦法,細化和落實審計質量控制責任,實現審計質量控制全覆蓋;起草《審計項目審理工作辦法》,更好發揮審理工作在全局審計質量控制方面的宏觀管理和指導作用。她把審理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誓做審計質量最忠誠的“護航員”。
2021年,德城區審計局組織開展了4個公立醫院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全新的審計領域,陌生的審計內容,致使審計人員經驗匱乏、力量薄弱,審計質量堪憂。面對現實困境,她主動承擔起保障審計質量的重擔,奮勇沖鋒在前,她承諾進駐現場幫助一線人員理順審計思路、明確審計重點、深挖審計成果。無論手頭工作多忙,她都堅持每周2次進駐審計現場,言出必行,有時任務集中,她就周末加班加點連軸轉,切實拉緊審計質量弦,提高現場審計效率。在她和審計組的共同努力下,衛健行業審計成果豐碩,針對“醫院違規收費”“基建內審薄弱”等問題,撰寫《醫院違規收費問題應引起重視》等10篇審計專報,推動相關部門出臺完善《價格管理工作流程》等制度規范20余項,助力行業風險防范與規范治理。
審理工作費力不討好是業內共識,別人辛辛苦苦的審計成果,到這里被挑三揀四、批判指摘,面對“審”與“被審”的重大意見分歧,她堅守職責崗位,及時與審計組面對面地充分溝通,認真客觀地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看證據、深分析、查本質,以她的真誠、嚴謹的職業操守逐漸取得領導及同事們的理解和支持。十幾年來,她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以“僧面佛面都不看”的嚴“審”精神,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助力德城區審計局連續多年在“全市審計質量檢查”中榮獲第一名。
生活中,她履約踐諾、言行一致,為錘煉作風“立魂”。
她常說:“無誠則有失,無信則招禍。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講信用,守諾言。”她是這樣說的,亦是這樣做的。她珍視誠信如生命,心向往之、行踐履之,時刻做到說話“言忠信”,辦事“敬事而信”,待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誠在于心,信在于行,把誠信立于心行合一,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
6年前的一個傍晚,在樓下小區遛彎時,初次遇到隔壁單元的一個姑娘,簡單地寒暄了幾句便各自回了家,后來偶爾在樓下又碰到幾回,也只是打個招呼。直到有一天,下樓時她再次看到那個姑娘,姑娘徘徊在單元樓門口,有些糾結又有些忐忑地看著她。她微笑著迎過去細問是否需要幫助,姑娘有些不好意思,猶豫再三才說明來意。原來姑娘有事要暫時離開一段時間,想拜托她幫忙照顧幾只流浪貓,看著善良的姑娘,她一口答應“沒問題”。從此以后,她便按照姑娘的囑托,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按時投喂,定時清洗。就這樣,她信守承諾,精心照顧了流浪貓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一年……不知是否有什么特殊原因,那位不算熟悉的姑娘一直沒有回來,直到現在,她還在做那個任勞任怨的“鏟屎官”。面對別人的不理解和不友好的聲音,她每次只是一笑而過,不做過多解釋,她覺得,答應別人的事就要盡心盡力去做,才能無愧于心,這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力量,它能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溫暖著身邊每一個人。
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真誠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誠實,才能互信;守信,才能共同發展。她正是秉持著對事業的忠誠與信念,對人們美好生活的祝愿,始終如一地踐行著誠實守信、求真務實、與人為善、坦誠相待的道德準則,為審計事業繼續增光添彩,為我們更加美好和諧的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