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董建新本報通訊員任傳剛方志勇
最近,81歲的德城區廣川街道金都花園小區居民魏洪田特別高興,回家時,一進樓門就能看到粉刷一新的樓道、幾幅山水畫掛在樓道兩側,“和諧、互助”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還有社區開展志愿服務者的照片,一位位老鄰居紛紛“入鏡”,既熟悉又親切。“就跟進了自家客廳一樣,真不錯! ”他說。
從單一的裝飾老舊樓門,到居民們組織集體活動;從彼此不熟悉,到一起設計樓門裝飾,進而熟悉成為親人。德城區通過推廣“樓門文化”建設,讓精神文明走進千家萬戶,也搭起了居民之間的文化交流平臺。
“樓門文化”讓居民親如一家
11月30日,記者走進新湖街道青龍街六號院,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迎面撲來,樓外的墻上滿是手繪的文明標語和漫畫,樓道內有主題宣傳畫和社區活動的照片,還有不少居民的繪畫、剪紙作品,完全看不出這里是一個已經有25年歷史的老小區。
劉建華是青龍街六號院的老居民,記者見到他的時候,他正拿著掃帚清掃樓道門前的落葉。“現在樓道這么干凈漂亮,我也得出一份力,讓這么好的環境保持下去。 ”劉建華說。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與一般小區僅用數字標識樓門號不同,這里的每個樓門都有主題標識:青春奉獻、幸福溫馨、健康之家、文明守禮等各不相同,樓門里面的掛畫、墻貼都與主題相呼應。“我們每個樓門的主題都是大家開會集體討論的。 ”劉建華說,這些樓門不僅是每位家庭成員展示自己才藝的平臺,也是大家學習的平臺。像“青春奉獻”樓門,就是選取了社區一些志愿者的優秀事跡,大家來來往往都能看得到。
然而就在幾個月前,這里還不是這樣的景象。劉建華說,由于近幾年城市化進程加快,不少老業主搬走,新搬來的鄰居彼此不熟悉。今年3月,新湖街道發動居民一同參與“樓門文化”建設。最初,只有一些喜好做手工的熱心居民響應,拿出自己的手工藝品裝飾樓門,時間久了,其他人也都參與進來,大家合作設計新作品。
以“樓門文化”為媒,劉建華與鄰居們開始熟悉起來,大家發現彼此其實有很多興趣愛好,于是聚在一起跳廣場舞、下棋,甚至相約外出郊游。“在我們樓道,誰家老人生病需要照看,鄰居們會及時伸出援手;誰家做飯少了配料,直接去鄰居家拿點兒;誰家需要出遠門,直接把鑰匙交給鄰居,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 ”劉建華笑著說。
文明樓門“驅走”小廣告
在德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金奎看來,“樓門文化”建設的作用還不止如此。“樓門是每個居民進出家門的必經之處,特色樓門不僅是宣傳文明的陣地,(上接A1版)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這樣重要的陣地如果我們不占領,就會被負面信息所占領。 ”李金奎說。
以廣川街道金都花園小區為例,該小區地處城區主干道一側,為開放式小區,出入人員較為復雜。盡管物業高度重視,可依然無法杜絕張貼小廣告的行為,經常是一夜之間,各樓道里就被貼滿了廣告。
在“樓門文化”建設中,德城區把治理小廣告問題列入其中,每個特色樓門都設計有“社區通知”“信息港灣”等專門區域,方便張貼搬家、疏通管道等廣告。在每個樓門里設有一個手織小布袋,用來存放商家信息和防火、防盜等明白紙,整體布局溫馨且方便。而且,各樓道成立巡邏隊,群眾自發監督,發現張貼小廣告行為立即阻止。
丁海亮是金都花園小區物業經理,在他看來,“樓門文化”建設的“良幣驅逐劣幣”功能是顯而易見的。“現在貼小廣告的減少了八成左右,就算偶爾有貼的,也會按照提示貼在規定區域內。看著咱樓道環境這么好,可能他們也不好意思破壞了。 ”丁海亮說。
讓先進文化走進更多樓道
像金都花園小區一樣,德城區目前已經打造了豐和苑小區、尉署社區等12個精品“樓門文化”小區,今年計劃中的其余6個精品“樓門文化”小區建設也在積極推進。
德城區作為德州市主城區、老城區,轄區內人口多、小區多,如何以家庭為重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明工作走進千家萬戶,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凝聚起強大的社會正能量?圍繞這一課題,今年3月17日,德城區委宣傳部、德城區民政局和4個街道負責同志赴北京市通州區玉橋街道實地考察,當地成熟的“樓門文化”建設,讓大家開闊了視野,感到了差距。
回來后,德城區迅速組織各街道和部門學習觀看“樓門文化”通州經驗的視頻、文字資料,并將部分小區業主、物業公司聚在一起,討論具體實施計劃,大家一致認為:“樓門文化”建設是增強社區凝聚力,提高居民歸屬感的好辦法。
為了保證“樓門文化”順利落地,德城區將這項工作列為2016年宣傳文化創新部長項目,規定由各街道先行墊付資金啟動,各社區干部和熱心居民清掃樓道、粉刷墻壁,為“樓門文化”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德城區對各街道“樓門文化”建設的組織發動、樓道環境、群眾滿意度都作了具體規定,并按照精品文化樓門的標準進行驗收。
按此標準,接下來每個街道將再打造兩個小區。屆時,全區精品樓門小區將達到18個,基本實現樓門“客廳化”。“德城區打造‘樓門文化’的做法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體要求,形式新穎、貼近百姓、易于操作、效果顯著,值得在全市推廣。市文明辦將配套專門文件部署此項工作,讓德城經驗在全市落地開花。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常樹風說。
■短評
讓文明扎根百姓身邊
楊德林
德城區在借鑒北京通州區經驗的基礎上推進“樓門文化”,打造了豐和苑小區、尉署社區等12個精品 “樓門文化”小區,不僅樓道內環境整潔了、鄰里關系更加和諧了,還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一道亮麗的文明風景。
“樓門文化”建設從百姓身邊事做起,人人動手妝扮家園,人人參與愛護家園,激發了每個人的向善向美之心。
把身邊的小事當大事。樓道內亂貼亂畫、臟亂差成為許多居民小區的痼疾,而很多人對身邊的不文明現象卻視而不見,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樓門文化”建設就是要求大家從點滴小事做起,每個人盡一份心、出一份力,把昔日臟亂差的樓道打掃得干干凈凈,在潛移默化中弘揚了社會正能量,從而產生了“良幣驅逐劣幣”的良好效應。
讓群眾成為文明主角。 “樓門文化”為什么能夠迅速讓群眾接受認同,就在于群眾既是文明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千家萬戶,必須創新形式、活化內容,真正做到讓文明扎根于百姓身邊、融入百姓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