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不到7點,有人敲響了夏津縣城關鎮八里莊村民李秀蘭家的大門,她開門一看,原來是城關派出所的孔愛玲警官。“大媽,我給您把身份證送來了。”微寒的晨風吹得孔愛玲雙頰微紅。李秀蘭一把拉住她的手,感激地說:“閨女,為了我這張身份證,讓你前前后后跑了好幾趟,真是麻煩你了。 ”孔愛玲卻笑著說:“不麻煩,這是我應該做的。 ”
孔愛玲是夏津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籍科的一名民警,只要群眾需要,她隨叫隨到。她先后多次被評為“全市優秀戶籍民警”“全市十佳戶籍民警”。
城關鎮位于縣、街道辦兩級黨委政府駐地,轄8個社區、48個村莊,有7.9萬常住人口。工作量大,任務重,但孔愛玲堅持為弱勢群體上門服務,7年中用壞電動車電瓶10個,沒人知道她究竟走了多少路,連她自己也記不清了。孔愛玲說:“做戶籍工作,就是為老百姓服務,我多走一步,群眾就少走一步。 ”
去年11月,大家紛紛繳納新農合參保費,孤寡老人滕桂榮卻發起愁來。她因為沒有戶口不能參加新農合。孔愛玲得知該情況后,立即來到老人家中,幫她寫材料、拍照、辦手續。老人終于趕在繳費結束前拿到了二代身份證。此后,孔愛玲經常去探望老人,并帶去面粉等。滕桂榮逢人就說,自己有個“警察閨女”,現在很滿足。
去年冬天的一天,孔愛玲接到市民宋義打來的求助電話,說自己的父親在外地發生交通事故,急需父親的戶口本辦理相關手續。孔愛玲飯都沒吃就趕到單位,麻利地復印了戶口本,并自己掏錢發了特快專遞。事后,宋義登門道謝,并拿出快遞費,但是孔愛玲說什么都不要。
“小孔做過的好事數不勝數。 ”孔愛玲的同事黃警官說,“一碰到家庭困難的,她就幫忙出錢。 ”有人說她傻,但孔愛玲卻說:“看到群眾滿意的笑臉,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本報記者 唐志梅 本報通訊員 王秀禮 石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