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張青莉禹城市公安局花園社區民警
?
初冬的下午,5點半以后街道上車流如織,下班回家的市民行色匆匆。禹城市花園社區民警張青莉同樣是行色匆匆,而她與別人不同的是,她不是下班回家,而是趕著去給社區的趙桂蘭老人送戶口本。
原來,10月下旬的一天,張青莉終于把花園社區居民趙桂蘭老人的戶口問題解決了,她趕在戶籍科的同事下班之前,把老人的戶口手續辦理完,第一時間騎車給老人送去戶口本。
說起趙桂蘭老人的戶口問題,可把老人家愁得夠嗆。由于歷史原因,72歲的趙桂蘭30多年來一直沒有戶口,這就意味著老人沒有醫保,也沒法享受老年人津貼。老人本來就沒啥收入,又患有腦血栓后遺癥,看病吃藥花銷不小,兒女又都不在身邊,老人常常感到生活壓力很大,用她的話說,“沒戶口感覺都低人一等”。
讓老人感到欣慰的是,社區進駐了民警,而且還是這么認真負責的好民警。張青莉到社區任職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社區群眾,趙桂蘭的事馬上引起了她的注意。在仔細了解了老人的詳細情況之后,張青莉決定,想辦法盡快給老人辦上戶口!
說干就干,她第一時間將該情況向派出所長和公安局戶政部門進行了匯報溝通,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大力支持。戶籍科的同事表示,如果情況屬實,可以按照特事特辦原則,按照戶口補錄程序辦理。
這讓張青莉很興奮,她明白,老人的戶口有望了。于是,她立即著手對社區里趙桂蘭老人的部分同齡人進行了走訪,到老人居住地所在的街道辦事處等處積極查找老人當年的戶籍信息,盡可能地搜集戶口補錄所需的材料。
經過多日奔走和調查,10月份,一摞厚厚的、齊全詳盡的補錄材料送到了戶籍科。通過審批流程,張青莉終于拿到了屬于趙桂蘭自己的戶口本,于是便有了故事開頭的那一幕。
拿到戶口本的趙桂蘭老人樂得合不攏嘴,拉著張青莉的手,熱情地說:“有了戶口,心里敞亮了,30多年的煩心事終于解決了。”明年,老人就能享受到每月65元的補貼了,也會有新農合,她和老伴再也不用為醫藥費發愁了。
處理完趙桂蘭的戶口問題,張青莉壓在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但她沒來得及歇上一歇,馬上又投入了新的工作。因為在她管轄的社區里,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等著她去解決,許許多多的群眾等著她去幫助。
用張青莉自己的話來說,“老百姓需要我辦的事,哪怕再麻煩、再棘手,都得千方百計給老百姓辦成;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得當成天大的事去解決。只因為我是社區民警,為群眾服務我義不容辭?!?BR>
□記者孫良玉通訊員吳境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