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雙正在為老人喂水。
記者面前的張愛雙,皮膚白皙,性格隨和。如果不是她自己介紹,很難想象她做護理工作已經15年了,是一名老護理員了。
15年的護理路,有艱辛、也有滿足,從剛一開始對這份工作的不適應,到受到眾多老人的認可,張愛雙對這份工作感情很深,也和許多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告訴記者,她護理的老人最年輕也70多歲了,她不知陪多少老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每一位老人的離開就像是一位親人的離開一樣不舍。
20歲女孩養老院里伺候老人
1998年,德州建立老年人頤養服務中心,第一年開展老年代養服務。
那年10月,剛滿20歲的張愛雙作為德州市第一批護理員,通過招聘來到德州老年頤養中心工作。
那時候,人們對于社會養老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老年頤養中心的人也很少,只有10多個人。
張愛雙說,剛工作時,由外地聘請的專業老師為他們培訓護理技能。但是,工作起來并不是很如意。
有些老人大小便失禁,需要用手幫助老人排便。“戴手套老人接受不了,認為是對他的不尊重,所以我們從不戴手套。”張愛雙在家里排行老小,剛開始的時候,她每次工作完回家都吃不下飯,以至于每次回家都要哭上好一陣兒。
那時她每個月工資只有200塊錢。“作為一名護理員,不管男女都要護理,一開始護理老大爺會覺得別扭。”張愛雙說,每當老人對我們說聲“謝謝”時,心里會覺得非常溫暖,也慢慢地消除了顧慮。“干一行,愛一行,別人干好的,我一定也能干好。”就這樣,她一天一天堅持了下來。
老人的性格都熟記于心
張愛雙性格隨和,很快就贏得了老人的喜歡。
今年是她在護理崗位上工作的第15個年頭,如今她已從一名普通的護理員升職為帶班主任。“有多少老人,老人什么性格、什么脾氣以及老人的家屬等都必須記在心上。”張愛雙說,隨著近些年來人們對社會養老認識的轉變,市社會福利院的老人逐年增加,現在已經有320多人。
這里的許多老人都需要特殊照顧,需要“全護”的老人就有120多人。早晨起來需要為他們做晨間護理,洗臉、刷牙、穿衣、協助大小便……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注意到,許多老人見到張愛雙都會親切地打招呼,像是見到了自己的孫女一樣。張愛雙也總會像對自己的長輩一樣,問上幾句“吃的夠不夠”“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張士臣是原商校的一名退休老師,2003年入住市社會福利院(原南院)。“當年張大爺還鼓勵我入黨,還送我2本書呢!”回憶起這些,張愛雙感覺非常溫暖。
陪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張愛雙介紹說,來社會福利院的老人最年輕也70多歲了,大多數都八九十歲了。張愛雙盡心盡力為老人做好臨終關懷。
一位叫張玉霞的大娘在張愛雙的記憶中格外深刻。“張大娘常年吃素,有一點肉末就能吃出來,然后嘔吐,甚至連牛奶都不能喝。所以每頓飯都要單獨給她做。”她說,老人能吃雞蛋,就多給老人一個雞蛋,保證其營養。老人沒有老伴沒有孩子,她護理老人有七八年的時間,老人離世時的衣服是她和同事給穿上的,并處理了所有后事。
最近幾天,張愛雙一直在想,這些年到底送走了多少老人?但她始終沒有想起來,一想到這些,她的腦海中想起的是那些老人離去時失去親人般不舍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