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元與小區管理人員商議小區事務。尹曉燕攝
步入德城區新湖街道豐華住宅小區的大門,就看到警務室、聊天室、活動室、小區管理辦公室一排平房整齊地坐落于一側,路面被打掃得干凈整潔。而在3年前,業主們從未想過小區能有今天的面貌。他們將這一成果歸功于一個人——王占元。
今年60歲的王占元也是豐華住宅小區的一名業主,3年前從工作單位內退后,面對小區臟亂差的狀況,他擔起小區治理的重任。在他的管理下,小區擺脫了“臟亂差”的帽子,被市里評為“花園式小區”。
為管好小區自掏腰包
豐華住宅小區是一個有著14年歷史的老舊小區,長期以來小區內物業、業主委員會換了一撥又一撥,都沒能將小區管理好。小區內曾垃圾遍地,自行車、電動車一個月就要丟上好幾輛,不少業主因此選擇了搬離。而留下來的業主對小區的管理也喪失了信心,并形成了一種認識,凡是來管理小區的,只收錢不做事。
面對這一狀況,王占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與小區其他幾位業主成立了業主委員會籌備組,為打消業主的抵觸情緒,在不向業主收取一分錢的情況下,把小區管了起來。
“沒有錢怎么辦?那就自己拿。 ”王占元先是自掏腰包對小區環境進行治理。清理垃圾,開辟小花園,購置健身器材……一時間,小區環境大變樣。
為了豐富小區業主的精神文化生活,王占元還買來了音響、服裝等組建了一支秧歌隊,每天下午3點鐘成了他們集體活動時間。
半年的時間里,業主們體會到了小區發生的實實在在的變化。業主也漸漸對這個臨時成立的業主委員會籌備組有了新的認識,以往的抵觸情緒也慢慢消失,甚至主動提出了交物業費。
不怕臟累,贏得業主心
??? 面對小區的喜人變化,只有王占元自己心里最清楚這背后的付出。
就在2011年春節前夕,王占元剛接手小區管理工作不久,10號樓下水道堵塞,亟需疏通。“還有兩天就過年了,到哪找人干活? ”王占元也犯了難,但一想到如果下水道修不好,這一棟樓的業主都過不好年,他二話沒說,自己駕車買工具,找工人。由于找來的人手不夠,王占元自己拿起工具,站在淤泥中與工人一起疏通下水道。有熟人見了這一幕,笑他傻,但王占元不這么認為,“走進家門是小家,進了小區是大家,為自己家干活一點都不傻”。
如今,在豐華住宅小區,樓道門壞了、下水道堵了、電路出故障了、兄弟倆打架了、兩業主爭車位了……找王占元來解決已是業主們的習慣。
接管小區3年來,正是將小區當成自己的家,王占元才贏得了業主的信任,得到了大家一致贊揚。如今,小區環境變好了,物業的質量也跟著提升,不少搬走的業主又搬了回來,幾乎每天都有人前來咨詢,希望在小區租房買房。 “眼見著這個大家變好了,自己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王占元對記者說。
□本報記者尹曉燕本報通訊員方志勇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