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賈云鵬 陳灝
一場雨過后,山東德州齊河縣焦廟鎮的連片玉米地里,已長到齊肩高的玉米枝葉舒展,一派生機勃勃。行走在齊河縣20萬畝糧食綠色優質高產高效(噸半糧)核心區,放眼望去,平整的機耕路、標準化的水渠和林網,點綴著高標準農田,呈現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的美麗景象。
齊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志慶說:“這20萬畝核心區去年糧食平均畝產1546.33公斤,其中小麥畝產693.91公斤,玉米畝產852.42公斤,整建制實現了‘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目標?!?/p>
德州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常年保持在150億斤以上。在耕地增長潛力有限的情況下,德州開展“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推動糧食產量實現高位再增長。
所謂“噸半糧”,即一年兩季糧食畝產合計達到1500公斤以上,其中小麥畝產650公斤以上、玉米畝產850公斤以上。按照規劃,德州將力爭用3至5年建成全國第一個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
為推動穩產高產,德州按照糧食生產黨政同責的要求,建立起四級“書記抓糧”機制,村抓樣板田、鎮抓示范方、縣抓高產片、市抓核心區。德州市委書記田衛東說:“各級黨委書記都有明確的責任,就是要形成糧食生產黨政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p>
聚焦創建目標,當地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提升、耕地地力提升、現代種業提升、增產技術模式集成推廣、現代農機裝備提升、科技服務網絡提升等配套工程,為每塊地配備農技專家,通過“一個行政團隊+一個專家團隊”的服務對接機制,實現科技穩糧。
去年獲得德州“糧王”的臨邑縣翟家鎮種糧大戶段希林,對此感受頗深。“七分種三分管,再加上做好良種、精耕、鎮壓、調肥、補水、統防等環節,這樣高產就跑不了。”他告訴記者,鎮里成立了專家顧問團,每個環節都有技術要點和專家指導,糧食生產的精細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德州還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等措施,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戶提供耕種管收等環節的托管服務,推動良種良肥良藥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既解決了“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的問題,也實現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目前,德州市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78%。據德州市農業農村局測算,托管地塊規模作業可降低生產成本10%,通過訂單銷售糧食售價每斤上漲0.2元左右,可增加收入2%至8%,“一降一增”畝產增效達10%以上。
種糧能掙錢,糧食更安全。走進宜瑞安(山東)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在機器轟鳴中,一粒粒金黃的糯玉米在生產線上變身為玉米淀粉。宜瑞安公司年加工糯玉米10萬噸以上,通過訂單帶動周邊農戶種植糯玉米,平原縣桃園街道種糧大戶楊德平就是其中的一位?!氨绕鸱N普通玉米,種糯玉米一畝能增收300元左右?!彼f,經濟效益好了,種糧積極性也就高了。
德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孫豐勇說,圍繞糧食生產、加工、倉儲、流通等環節,當地把延伸產業鏈、提高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作為增加農民種糧收益、穩定糧食生產的關鍵。山東禹王生態食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豆深加工企業,對優質大豆以高于市場價3%的價格進行保底收購。在企業帶動下,當地600余家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發展大豆訂單種植,也推動今年禹城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達14.1萬畝,居山東省首位。
孫豐勇說,目前德州已初步實現小麥、玉米、大豆全產業鏈發展,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0家,農產品加工年產值超過1100億元,直接間接帶動農民實現經濟收入超43億元。 (據新華社濟南8月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