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森精工機械有限公司工人在操控智能設備生產。 記者 郭慶萍 攝
□本報記者 董天力
日前,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產業數字化,奮力建設數實融合最強省,重點實施制造業數字化提標行動,打造“數字領航”企業,推進“工賦山東”,培育“產業大腦”。
如今,網聯萬物、數智賦能,已成為工業企業決勝數字賽道的普遍選擇。隨著數字化浪潮的興起,我市持續深入貫徹落實數字強省建設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和《山東省2023年數字經濟“全面提升”行動方案》,著力打造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基礎,以電子信息制造業、通信服務業為增長點,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帶動融合應用的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
高位推動激發產業新動能
8月11日,市政府與中國聯通山東省分公司、西北工業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深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7月2日,全市數字強市建設工作推進會議強調,要健全完善“1+3+N”數字化工作體系,把數字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對標先進、主動作為,奮力開創數字強市新局面。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產業數字化發展,推出一系列舉措,積極搶占先進制造業數字賦能新賽道,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在政策方面,我市出臺了《數字強市建設2023年工作要點》,持續加大對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打造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極,積極推進制造業、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深入發展特色高效數字農業,加快平臺經濟發展。年底前,推動50個以上數字經濟項目落地,滾動實施1000個左右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數字化技改項目,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同時,還出臺了《德州市推進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等文件,鼓勵企業智改數轉。
頂層設計、高位推動。為了給更多企業上云創造有利環境,我市成立全國數字賦能服務商聯盟,相繼引進騰訊云(德州)工業云基地項目、忽米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京魯數谷等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今年以來,全市新增“上云”企業300多家,累計上云企業超過1萬家。
循著切實可行的“路線圖”,我市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布局路徑越發清晰。武城開展了數字賦能專項行動,積極爭創“DCMM貫標試點”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改革亮點,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中央空調產業數字化提升項目為載體,不斷推進“21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建設,通過宣貫獎補政策、專家現場問診等方式,幫助企業量身定制信息化建設方案。隆達空調公司投入30臺數據采集設備和4臺智能生產設備,企業生產效率提高了10%。
企業上云撬動制造業支點
9月5日,位于慶云縣的山東小森精工機械有限公司,車間內20余臺智能機械加工設備快速運轉,正在為客戶趕制訂單產品,不遠處籃球場大小的原料區卻空空蕩蕩。“之前這里堆滿了物料,只有需要時才來挑選,費時費力還造成大量庫存積壓。我們新上了智能制造管理平臺,原料實現了精準配送,沒有積壓。”山東小森精工機械有限公司技術總工郝毅介紹。
該企業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研發了智能制造管理運營系統,只需一部手機,就能完成采購、下單、生產、庫存、銷售及售后服務全環節業務,公司生產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約50%,實現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
上云轉型、借數提速,通過數字賦能,越來越多的工廠生產車間變得“聰明”:
邁寶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對企業生產機制和業務方式進行自我革命,過去需要3個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單次設備吊運,現在通過遠程操控,1個人就能操作2臺設備;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借助大數據、云計算,讓生產線更加智能化,產能提升40%;金麒麟集團開展智能改造,生產效率提升80%,減少用工約60%。
為解決企業對上云工作“不想用、不敢用、不會用”的問題,我市實施“云服務券”獎補措施,對企業上云項目給予項目實際投資額的10%、最高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市工信局通過舉辦上云推介會、政策宣講會,對企業上云的政策、“云服務券”發放方式等內容進行詳細解讀,讓企業更好地了解“怎樣上云、上什么云、為何上云”。
“上云是企業數字化轉型背后最大的推動力,能夠促進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升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壯大數字經濟發展。”市工信局副局長田汝勇介紹。目前,全市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今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26家,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3家,省創新型中小企業183家。
智慧賦能 競逐數字經濟新賽道
8月25日,位于寧津的山東大胡子運動器材有限公司,出口的大批高端定制健身器材正在裝運。
為幫助該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寧津牽頭引進了騰訊云、忽米網等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為企業量身定制私有云管理系統,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不但生產效率提升了70%,還為產品私人定制提供了技術支撐。
騰訊(德州)工業云基地平臺上線運行,忽米網環境治理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等合作項目簽約落地……外地工業互聯網項目大量進駐的同時,我市還涌現出奧鏈工業互聯網平臺、非轉基因大豆蛋白產業智能制造管控平臺等一批本土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步伐。
去年,我市高端化工產業鏈數據平臺正式建成投用。借力數字平臺,全市高端化工企業數據實現一鍵查詢,為化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該平臺集產業圖譜、數據總覽、鏈上企業、重點項目等多項功能于一身,通過實時動態的全面監測,結合產業數據分析,把握產業瓶頸與發展機遇,為“延鏈、強鏈、補鏈”和產業布局提供決策依據,助推數據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產業數字化已然成為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市也在積極開展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園區培育等行動,助力企業智能化升級。”市工信局局長孫洪昌表示。今年,我市將實施數字化轉型賦能、數字產業鏈培育等行動,具體包括:實施數字賦能“十百千萬”工程,即年內培育1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100個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實施1000個中小企業智改數轉項目、率先啟動萬名政企干部數字素養大提升行動,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開展“工賦德州”行動,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加速提升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率;深化與騰訊云、忽米網、浪潮集團、藍卓科技等平臺企業合作,探索數字經濟總部建設路徑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