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 呂爽 通訊員 賈鵬)6月12日,記者在樂陵市希森三和集團了解到:這里萬頭魯西黃牛每天所產生的80噸牛糞、100立方米廢水,經過沼氣站處理后,日發電量5100千瓦時,既滿足了企業的用電需要,又節約了能源。這是樂陵市打造循環體系,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 該市嚴把項目環保關,對新上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提高項目準入門檻,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對傳統企業按環保要求進行改造,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堅決關停。近兩年,先后否決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27個,改造傳統企業90多家,引進循環綜合利用型企業60多家。
??? 圍繞傳統產業的轉型,樂陵市推行配套生產,引進與現有企業配套互補的項目,實現企業間資源的循環利用。鋼棉是生產剎車片的主要材料,而剎車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又可被用作生產鋼棉的原料,該市積極扶持以生產剎車片為主的金麒麟集團,引進了“嚼”廢料的鋼棉生產項目,通過配套循環年直接增效4000萬元。
??? 同時,樂陵市不斷構筑產品與廢物間的循環利用鏈。希森三和集團將肉牛屠宰加工成各種類型的牛肉產品,而育肥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牛糞和廢水,又進入沼氣池用于生產沼氣,沼氣液用作肥料還田,沼氣渣用來養殖蘑菇,蘑菇培養基用來養蚯蚓,蚯蚓和蚯蚓糞用來制造飼料和有機肥。牛血、牛骨、牛眼、牛膽等用來提煉各種生物制劑,牛皮經加工后再銷售。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所產生的廢棄物全部被充分利用,一頭肉牛一個循環下來增值了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