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 (任俊莉 郝勝軍 李莎莎)3月7日,平原力量天虹新能源有限公司選拔了兩名核心技術人員到省中希太陽能熱能儲存國際合作研究中心學習熱能儲存技術。該中心是平原縣首家與國外高校合作建設的國際合作研究中心,列入2012至2014年度中國與希臘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將在3年內形成太陽能中高溫系統國家專利10項以上。
??? “縣域經濟發展,不僅要引進人才,更要借助高端人才的智慧。 ”平原縣委書記馬善軍說。
??? 該縣與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環資司循環經濟處和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合作,編制了 《循環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和 《建設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指導性規劃》,通過了北京專家的評審,上述規劃成為平原縣發展循環經濟的“導航儀”。與天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合作,編制了幸福大道兩側的概念性規劃,實現了與中心城區總體規劃的科學對接;與浙江萬邦集團合作,編制設計了《平原萬邦國際衛星城產業規劃》,將投資450億元開發建設醫藥化工、裝備制造、文化創意等8個產業綜合體。邀請山東大學20名博士后來到平原,與36家企業簽訂合作意向,帶來69項實驗室資源,幫助企業解決化工、機械制造、新型建材加工等領域難題百余個。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40余名博士后擔任“星期天工程師”,籌建 “校企聯合試驗室”12處,44項科研成果成功轉化成專利技術和專利產品。
??? 借助縣里的“借腦”行動,平原縣80多家企業與高校聯姻,把實驗室建進高校。山東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企業研發中心建到了華東理工大學,開創了校企合作新模式。該企業與高校合作開發的生物發酵新產品就有30多個,多個研發項目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 以高校優質的師資力量提升本地人才水平,依托產業集聚推動人才集聚,去年以來,該縣組織33名重點企業廠長(經理)赴山東大學參加為期一年的 “成長型企業高端研修課程培訓班”,拿出33萬元給他們承擔部分學費。選送近500名優秀員工到復旦大學等30余所高校進行專項培訓,引進博士、專家、高級技師等各類高層次人才180多人。
??? 一系列“借腦”舉措,激發了發展活力。截至目前,平原縣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申報各類科技項目25項,獲授權專利12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