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河訊 (石勇 田彬 孟翠)3月26日,筆者走進齊河縣仁和小區居民黃丙榮的新樓房,只見三室兩廳的房子寬敞明亮,雖然外面的溫度只有8度,但屋子里卻沒有一絲寒意。老黃高興地說:“要不是縣里建設回遷安置房,按照家里的收入,住這樣的房子,想都不敢想啊。 ”
??? 69歲的黃丙榮是齊河縣燃料公司的退休工人,之前一直和老伴住在鐵路北側居民區。時過境遷,40年的時間里,鐵北片區從昔日的繁華地段變成了破亂不堪的棚戶區,吃水難、行路難、如廁難,成了城市中刺眼的“補丁”。 “那里路面洼,每次雨下得急些院子里都會積水,有時還會沒過膝蓋。外面全是泥巴路,想出門難吶。 ”回想起這些,老黃不住地嘆氣,“老伴有高血壓,前幾年還得了腦出血,行動不便。一到冬天,開著電暖氣,蓋上3層被子,還打哆嗦,做夢都想從那搬走。 ”然而,老伴沒有工作,老黃每月2000元的退休金應付日常的花銷已力不從心,又怎敢奢望買新房呢?
??? 正在老兩口一籌莫展的時候,縣里的棚戶區改造工程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2009年,縣里決定投資3200萬元,在齊魯大街以北、孟孫社區以西,建設6棟樓房,整體安置老黃所在棚戶區內的170戶貧困家庭。
??? 按照縣里政策,老黃用70余平方米的老房子置換這套126平方米的大三居,總共才花了8萬元錢。 2012年11月份,黃丙榮搬進新家。
??? 居住雖然僅半年時間,老黃對于新房子帶來的便利卻深有感觸:“喝的是自來水,用的是天然氣,也不用整天跟別人搶廁所了。屋子里有地暖,溫度能到20多度,老伴再也不用受凍了。 ”老黃還特意把筆者領到陽臺上,指著對面的高層住宅高興地說:“東邊是德百開發的高端住宅,西邊是黑馬開發的樓盤,北邊還有學校、醫院和菜市場,走著10分鐘就能到。 ”
??? “棚戶區改造是城鎮化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打好棚改攻堅戰,補齊城鎮化建設‘短板’,才能加快實現倍增目標,今年我們將繼續改造780套棚戶房。 ”齊河縣縣長孟令興說。截至目前,縣里已先后投資3.13億元,改造完成連片棚戶區23.8萬平方米,新建住宅樓33棟,總建筑面積達18.7萬平房米,改善了1558戶、4674人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