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 宋延濤)3月26日,夏津縣蘇留莊鎮辦公室文書戴樹磊,通過《德州市兩區同建統計直報系統》填入該鄉今年新開工社區進展情況后,經過縣級審核上報,市農辦業務指導科工作人員立即從網上查看到了。
??? 2013年1月 《德州市兩區同建統計直報系統》正式開始在我市應用。配合去年在全市各社區推廣的 《社區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我市形成了橫到邊、豎到底的農村信息化管理網絡。
???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四化”同步協調發展的思想。在現代社會實現農村信息化尤為重要,為此,我市在兩區同建過程中十分注重農村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在市委宣傳部、市農辦、統計局、經信委和科技局聯合組織下,我市軟件企業德州財富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農村社區管理與服務系統》和《兩區同建綜合數據信息直報系統》兩個網絡系統,搭建起了農村數據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上下聯動,政令決策、數據信息在相應的管理平臺上暢通運行。目前,兩個網絡系統,均獲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產品主要功能在全國尚屬首創。
??? 《農村社區管理與服務系統》為幾個村莊合并后組成的大社區管理提供了方便。它將構成社區基本元素的人和單位均囊括其中,做到了社區(村)底數清,信息資料全、更新快,實現了區域信息資源無縫隙覆蓋。 2011年12月在全市推廣。如果說《農村社區管理與服務系統》實現了社區內的橫向管理,《兩區同建綜合數據信息直報系統》則實現了從上到下的縱向管理。系統應用以市、縣、鄉鎮(街道)為主體,工作流程為:由各鄉鎮(街道)將兩區同建信息數據上報各縣市區農辦(縣指揮部)初審審核后,報市指揮部和農辦業務指導科初審審核,報分管主任審批,再報市農辦主任、市委市政府領導。通過系統上報的數據,系統可自動求和、求差,避免了手動處理數據時出現的誤差。大到全市的各項匯總數據,小到每個社區的基本簡介,各級領導都能夠清晰、準確的掌握。
??? 農村信息管理軟件的應用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告別了以往基層數據信息的不確定性、不全面性。兩個系統匯總各社區(村)信息資源,搭建起了政府和多部門共享共用的信息平臺,實現了數據信息實時跟蹤、實時調取。
??? 它方便了社區管理,方便了群眾辦事。如齊河縣劉橋鄉對證件辦理、各村印鑒管理、低保戶認定、水費征繳、土地流轉等各項工作,在辦理時都必須經過系統認定,對符合政策規定的,由系統打印出“便民服務卡”后方可去各部門辦理。
??? 它大大提高了部門的工作效率。如市老齡辦想找一位某鄉曾參加過抗日戰爭的姓蘇的老黨員,就可以利用系統內的“黨員信息模塊”進行多條件的篩選查詢。
??? 齊河縣劉橋鄉洪州社區系統操作員楊艷艷介紹說,自2010年10月份,《社區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試點以來,全鄉各部門、管區報送各類基礎資料、信息將近30000條,排除矛盾糾紛20起,重新認定低保戶15家,排查不符合低保條件的低保戶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