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44%,主導產品螺桿鉆具訂單已經接到年底。 ”8月4日,聯合石油機械有限公司車間一派繁忙,總工程師邢蘭朝介紹說,盡管國內外經濟形勢并不樂觀,但該公司今年30%的增長目標并不難實現。
聯合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以生產泥漿泵配件為主的國有企業,后將石油開采使用的螺桿鉆具作為主導產品,并堅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目前生產的螺桿鉆具不僅型號全,而且質量高、壽命長,成為企業競爭的“拳頭產品”,受到國內外大型油田的青睞,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二。 2007年以來,該公司連續 3年入選中國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業50強企業。
改制激發活力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聯合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61年,前身是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德州石油機械廠。 2004年以前,企業一度發展緩慢,年銷售收入在幾千萬元左右。
“改制激發了全員活力,成為企業發展的分水嶺。 ”邢蘭朝介紹說,2004年,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德州石油機械廠正式改制為股份制公司,更名為聯合石油機械有限公司。盡管改制讓企業脫離了“國企”這棵大樹的蔭護,但自主性的增強反而加快了公司發展步伐。
2005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隨后,公司銷售收入連續多年實現40%以上的增速。 2008年,聯合石油機械公司搬遷至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廠房比原來大了3倍。 2011年,實現與煙臺杰瑞石油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提升了產能和制造水平。
改制后,聯合石油機械公司要求技術員走向市場,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同時調整了產品結構和市場,改變了過去靠一種產品打天下的局面。市場開拓由國內市場 “獨大”,轉為國內外市場“兩條腿”走路,去年,公司國外市場銷售收入達6000萬元。2012年,公司產值達到3.6億元。
適應市場需求不斷改進產品質量
石油鉆采的自然條件一般都很惡劣,螺桿鉆具多在高溫高鹽的環境作業。聯合石油機械公司螺桿鉆具的轉子原來都采用傳統的鍍鉻工藝,2005年,這種產品在伊朗油田的飽和鹽水泥漿中使用,僅40個小時鍍層就出現脫落。后來,公司經過技術創新,改用納菲爾鎢合金電鍍工藝,在相同工作條件下,產品使用300多個小時鍍層仍完好。
“現在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很激烈,必須靠革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才能取勝。”邢蘭朝介紹,“今年公司計劃投資1.5億元建設新的電鍍生產線,投產后,螺桿鉆具轉子的使用壽命將延長至700小時。 ”
近幾年,聯合石油機械公司先后投入9000萬元購置了國外加工螺桿鉆具最先進的設備以及測量儀器,保證了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并且成立QC小組解決技術難題,對市場反饋的技術質量問題,技術部門馬上分析研究,提出應對措施和解決方案。公司每年有20多個規格的新產品投放市場。
高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產品競爭力。今年,該公司請來德國專家指導高溫橡膠技術攻關,產品壽命提高到原來的3倍。不久前,因橡膠壽命短放棄使用聯合石油機械公司產品的長慶油田鉆井隊又找到該公司,表示愿意繼續使用他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