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 (任清松)“過去一到晚上就能聞到一股難聞的煤氣味,現在好了,這味再也聞不到了。 ”9月9日,家住臨邑縣城瑞興園小區的陳風江老人說。
??? 據了解,過去釋放難聞氣味的是一家小型化工企業,在該縣開展的“煙囪革命”中被依法取締。
??? 近年來,臨邑縣十分注重生態建設,積極開展“煙囪革命”,整治污染嚴重、納稅少的小企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剔除GDP中的“雜質”。
??? 化工產業是臨邑的支柱產業,產值曾占工業產值的半壁江山,為該縣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然而在“煙囪革命”的政策下,污染嚴重的小型化工企業將逐漸在臨邑退出歷史舞臺。去年以來,臨邑縣關停20余家小型化工企業,每家年產值都在1000萬元左右,依此計算,全縣每年將“損失” 2億元產值。不僅是小型化工企業,其他產業污染嚴重的小型企業也被逐步關停。該縣進一步加大“煙囪革命”力度,為面粉產業、建材產業中的萬鋼玻璃、龍源制粉等5家小型污染企業申報了2013年國家關閉小企業計劃。
??? 淘汰落后產能,不僅能換來碧水藍天,還騰出建設用地為新興產業提供發展空間。臨邑經濟開發區曾經有一家龍源生物企業,常年黑煙滾滾。通過開展“煙囪革命”,龍源生物的煙囪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廠房。 “這里現在是鑫盛達包裝有限公司。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原來的企業因污染嚴重在“煙囪革命”中被勒令拆除,騰出的土地讓給鑫盛達包裝有限公司上馬了包裝箱生產線。
??? “環境是最直接的民生問題,像小型污染企業不經處理就排放的 ‘黑煙囪’,直接影響了群眾生活環境和發展環境。”臨邑縣委書記景文新說。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污染問題,臨邑進行專項整治,逐步將污染嚴重的小型企業黑煙囪全部拆除。今年以來,該縣拆除小型污染企業煙囪就達20多根。
??? 加快環境污染整治的同時,產業升級也與之同頻共振。錦源紡織有限公司因為設備、工藝老舊,不僅廢氣排放污染大,能耗也比同類企業高。于是,該企業淘汰了落后生產設備,引進了先進的新設備,并對廠房和生產線進行全新建設。目前,該縣70%以上的企業都進行了技改,提升了節能減排能力,促進了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今年1至8月,該縣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13億元,同比增長35.7%,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