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陳金山 劉全義)國家進一步大范圍推行汽柴油質量升級將在2014年1月1日實施。迫于資金投入、技術設備、原油品質等壓力制約,預計我省1/3地煉企業或將面臨淘汰。
??? 值得自豪的是,在這次油品升級淘汰賽中,山東恒源石化集團未雨綢繆,主動應戰,以科技助跑油品升級,增強了站穩市場的信心。
??? 對煉化企業來說,加氫工藝是汽柴油升級繞不開的一道坎,擁有成套的加氫裝置,就等于企業擁有了一枚定海神針。2006年8月,恒源石化第一套柴油加氫裝置啟用,所產柴油硫含量降到每克350微克以下,既為今后加氫裝置的擴大奠定了技術基礎,又培養了一支優秀的專業人才隊伍。
??? “在經濟形勢低迷、制約瓶頸不斷出現的情況下,集團制訂了產品質量升級總體方案,并以多渠道融資實現階段性持續投資。”集團董事長王有德說,為此集團領導層這些年跑的最多的是籌錢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工藝。 2010年7月,引進美國雅寶公司柴油精制工藝,年產80萬噸混合加氫裝置投產運行。接著,2011年3月,引進法國阿克森選擇性汽油脫硫技術,在建設新裝置的同時,納入了已有的輕汽油醚化設施和汽油脫硫醇設施,為產品質量升級提供了技術和物質保障。當年7月,年產50萬噸汽油加氫裝置順利投產,標志著恒源石化已擁有生產國Ⅳ汽油的能力。今年10月,該集團引進法國阿克森柴油改質技術建設的年產30萬噸柴油改質裝置成功投產。
??? 在升級過程中,恒源石化對有關油品質量升級的配套裝置技術進行了比選和應用。例如,選擇中石化洛陽設計院開發的雙提升管快速裂解技術,將常規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由 0.56%降到0.25%以下,雖然建設投資與建設周期有所增加,但大幅降低了后續精制工藝的苛刻度;優化生產流程,將劣質渣油先進行焦化初加工,然后采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發的劣質原料催化裂解工藝,對硫含量高于2.8%的焦化蠟油和石腦油進行深加工,能使產品中硫含量降低52%以上。
??? 目前,恒源石化已完成了汽柴油產品質量升級的工藝設施建設,不僅將汽柴油硫含量降到每克50微克以下,而且還能實現柴油密度等方面的指標提升,同時這些裝置對提高油品質量、降低油品中有害成分的作用也十分明顯。在油品質量升級過程中,該集團初步實現了“產品質量升級、產品結構改善、經濟效益提高”的目標,今年1至9月,集團納稅達到917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