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市又有兩家境外投資企業獲得批準。從赴境外承包工程,到設立子公司,再到成立研發中心,我市企業紛紛“走出去”,以更廣闊的視野布局國際市場,拓展發展空間。目前,全市累計設立境外投資企業41家,中方投資額達1.6億美元。
走出國門掙洋錢
4月3日,在蘇丹安全局經濟大廈項目建設現場,德建集團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機電工程裝修。該項目的實施,標志著德建集團實現了由單純土建施工,到機電安裝、室內裝潢一條龍的跨越。
早在2005年,該集團就在蘇丹承攬工程。掘到第一桶金后,他們又開拓了安哥拉、贊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市場,施工項目達200多個,僅2013年就完成營業額1.25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不僅使德建集團拓展了發展空間,而且帶動了企業相關產品出口,一年間出口貿易額達200多萬美元。
不只是德建集團,我市的德興集團、東海集團等企業也通過對外承包工程走出國門,開拓了國外業務,擴大了影響力。
構建國際產銷網絡
4月4日,記者來到陵縣谷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訪,看到3輛裝載著集裝箱的貨車駛出公司大門。 “車上裝的是大豆蛋白系列產品,要運往日本子公司。 ”該公司銷售部副經理朱衛東介紹說。
谷神生物主要生產大豆蛋白及其深加工產品,對歐盟的出口量占我國大豆蛋白出口總量的50%以上。 “我們對外出口主要依靠當地貿易公司,品牌開拓受到限制,無法實現更高的利潤和市場占有率?!敝煨l東談起在境外設立子公司的初衷。
2012年起,谷神生物積極構建國際產銷網絡。 3年間,他們先后在日本、美國、荷蘭設立子公司,拓寬了直銷渠道,產品遠銷94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出口量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僅日本市場月銷售量就提高了10倍。
綠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在美國設立子公司,加速了進軍北美市場進程;德棉集團在柬埔寨設立子公司,繞開了國際進出口配額限制,產品直接進入歐美市場……
研發中心建到境外
為實現“德州制造”向“德州創造”的轉變,我市一些企業不再滿足單純在境外設立子公司,而是瞄準境外的人才和技術,通過設立研發中心,為國內總部提供智力支持。
美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和銷售企業,完全可降解支架研發在國際上領先。正是看中了這一優勢,百多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繼2009年在德國設立研發中心后,2013年又投資980萬美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設立研發中心。目前,該研發中心擁有專業研發人員12人,全部是博士以上學歷,主要從事手術機器人及精密傳感技術的醫療應用研究及產品開發。
無獨有偶,龍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投資820萬美元,在丹麥哥本哈根設立了研究院所。 “丹麥有著豐富的生物質原料收集和處理經驗,生物質能產業發達,并且當地政府支持中國企業在丹麥開展科研合作,我們可以利用當地技術優勢研發高端產品。 ”該公司副總經理肖林告訴記者。
赴境外設立研發中心,讓全球研發人才“為我所用”,成為我市對外投資新形式。2013年,全市批準新設境外研發中心3家,分布在美國、丹麥、日本,投資額1953萬美元。
??? □本報記者 唐曉穎 本報通訊員 路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