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王猛 張彩霞)“刷一下射頻卡,擰開水龍頭水就來了,太方便了。 ”6月10日,在寧津縣長官鎮小曹村的農田里,村民曹文達正在給剛剛播種的玉米澆水。
寧津縣從2009年開始建設的第一輪小農水工程為全縣的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成為全國先進典型。2013年11月,該縣本著“用活經驗、全民動員、重建強管”的總體思路,啟動第二輪小農水工程建設。
該縣第二輪小農水工程涉及長官鎮、劉營伍鄉兩個鄉鎮的23個村莊,新打、維修機井449眼,建設低壓管道節水工程面積2.69萬畝,新建生產橋47座,安裝1套水利信息化系統,配套建設溝、渠、路、林等工程。為了讓農民早日受益,該縣水務局采取各項保障措施,倒排工期,抓緊施工,提前一個月高質量完成了本年度的工程建設任務。在5月初第二次春灌時,兩鄉鎮受益農田達到2.2萬畝。該縣水務局農村供水管理辦公室主任李錦勇說:“小農水管灌工程夏播時正好全部投入使用,為農業增收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證。 ”
“用小農水根本觸碰不到電線、電源,澆地省時省力還安全,婦女、老人只需一把鐵锨、一條龍帶就把地澆了。 ”談起小農水的好處,小曹村留守婦女楊玉香高興地說。
目前,該縣小農水低壓管灌工程面積達到17萬畝,直接受益群眾12.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