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位于臨邑縣邢侗街道王落戶村的國昌土元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隔離間,一層層可愛的“黑精靈”映入眼簾。
??? 說起國昌土元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歷程,理事長王義軍最有發言權。2002年,他坐火車時,聽人說養殖土元成本低、風險小、效益高,于是他從此踏上了養殖土元的創業路。經過12年的打拼,他成立了國昌土元養殖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購成品,產品銷往同仁堂、同濟堂、頸復康藥業集團等制藥企業,會員有300多戶,遍及山東、河南等7個省,戶均年純收入10萬元。
??? 近年來,邢侗街道大力扶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信貸、政策及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有效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項目的建設。現如今,合作社的成員不僅能享受質優價廉的農資、貼息貸款、農技服務,還實現了訂單生產、年終分紅。
??? 記者在該街道鄧井村菜園里看到,收購蔬菜的大貨車停在路旁,菜農們忙著割菜、捆菜、打包、過稱、點錢,忙得不亦樂乎。菜農鄧兆龍說:“自從去年加入了蔬菜合作社,俺家的辣椒比原先增收了1萬多元! ”鄧井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但是蔬菜生產的成本、技術、規模、銷路等問題常常困擾著村民。2011年,該村采用了“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合作社實行“五統一”:統一購買生產資料,統一種植無公害蔬菜,統一開展技術培訓,統一進行生產管理,統一開展產品銷售,解決了蔬菜種植難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民收入。目前,該村合作社成員達到110戶,蔬菜面積達到200畝,向周邊鄉、村輻射面積達1000畝。
??? 截至目前,該街道成立了綠源奶牛、維亮養豬、國昌土元養殖、同昶農機、鄧井蔬菜等9家合作社,入社村民戶均增收1000多元。
??? “實踐證明,農業合作社在提高農民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們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讓更多的農民加入合作社,致富增收。 ”邢侗街道黨委書記趙攀信心滿滿地說道。
??? □本報記者 楊德林 本報通訊員 高德剛 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