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推廣機械化保護性耕作 為小麥增產增收奠定基礎
來源:德州新聞網
編輯:夏玉艷
??? 德州新聞網訊 (別翠清 王麗娟)“咱縣推廣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還真不賴,今年雖然遭受了低溫和蟲害,但俺家麥子畝產仍超過了千斤,今年小麥播種俺又用了這新技術。 ”10月11日,渡口驛鄉渡口驛村農戶張連波高興地說。
??? 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是利用還田機械或收獲機械將秸稈直接粉碎后均勻拋灑在地表,然后實施機械免耕播種,能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減少風蝕、減少水蝕、節本增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確保保護性耕作技術得到推廣普及,該縣把玉米機收、秸稈還田、深松整地、免耕播種等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作為農機化工作重點,積極培育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 目前,該縣上陣保護性耕作機具1000余臺套,已完成保護性耕作面積15萬畝,為小麥增產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