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 (孫久生 王猛)“這個項目全部達產后,一年可以消耗28萬立方米農作物秸稈。到那時候,村里想找柴草都找不到了。 ”10月15日,在山東大翔制木秸稈代木制品生產項目車間內,項目引進人——寧津縣質監局局長李合倫介紹說,“吃進去的是農作物秸稈和家具企業的下腳料,吐出來的是環保型的代木制品,這個企業簡直就像魚缸里的‘清道夫’。 ”
??? 像山東大翔制木這樣的項目,寧津縣目前有12家。這是該縣發展工農業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
??? 近年來,農作物秸稈如何處理成為一大難題。而在寧津縣,眾多的家具企業所產生的木屑、鋸末、下腳料等也成為影響環境衛生的廢棄物。如何消滅這些廢棄物,進而讓它們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該縣通過引進“清道夫”型企業,為這些“廢物”找到了“下家”。由蘭州大翔制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山東大翔制木公司年產 18萬立方米無甲醛專利秸稈代木制品生產項目就是該縣“清道夫”型企業的代表,該項目主要產品為建筑模木、合成木龍骨、家具板材等代木制品,產品無甲醛,企業生產過程中沒有廢氣、廢渣、廢水,用水可循環利用。該項目引進后,為解決所需原材料問題,企業方投資324萬元購進了18臺打捆式稻麥聯合收割機供農機手使用,免費為農民收割小麥,收割后的小麥秸稈用以抵頂收割機購置費用。
??? 山東眾興菌業有限公司工廠化食用菌生產項目是由甘肅天水食用菌有限公投資興建的項目。該項目日產金針菇35噸,產品直銷省內各大中城市的超市。而生產這些金針菇所需要的培養基正是碎玉米芯、木屑等農產品廢棄物和家具生產的下腳料。被金針菇吸干了營養后,這些培養基則又成了生產有機肥的好原料。據了解,該公司1天可消耗玉米芯等農產品下腳料近40噸,產出有機肥原料干料30噸。
??? 這些“清道夫”型企業的興起,還帶動了當地收購、販運農產品下腳料產業的發展。長官鎮樂享四季玉米芯加工廠廠長高民介紹,他每年為企業加工玉米芯3萬噸,自己富起來以后,還創辦了合作社,吸收社員290余戶,高價收購社員田里產出的玉米芯,通過批量采購的方式統一為大家提供價格低廉、質量有保證的種子、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讓社員每畝地增收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