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對象: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山東泰山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卞志良
德州新聞網訊(晚報記者潘曉泉攝影劉振興)“當今社會,企業的發展主要靠核心競爭力,如何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科技創新,只有依靠科技,不斷地創新,企業發展才會有不竭動力。”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山東泰山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卞志良在記者采訪時表示,泰山體育能歷經40余年風雨,并將分公司開到國外,站在世界舞臺的最前沿,其背后便是科技創新提供的源源不斷動力。
卞志良認為,當今企業,能否保持快速的技術創新,已成為決勝于市場的關鍵。“像微軟這樣的世界巨無霸企業,不僅深刻認識到其中的道理,而且挖空心思運用增強‘危機感’來激發技術創新,形成創新共識,以保持微軟產品與技術在國際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卞志良說,技術創新是目的,而制造“危機”則是一種管理手段,置于死地而后生。惟有時刻保持“危機感”,才能為企業技術創新營造一種特有的氛圍,從而不斷煥發出企業全體員工的創新活力。“中國過去三十余年的高速發展背后,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一次先驗性改革。
至今,我們這一代企業家,仍深深受益于鄧小平同志當年高瞻遠矚、勇于突破、大膽創新所帶來的種種革命性變革。沒有前輩們在觀念上、制度上的寶貴嘗試,絕無今天中國企業在世界上的特殊位置。”正因如此,卞志良從一個小作坊做起,最終成為多個國內第一的創造者,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成功之后,卞志良并未停下科技創新的腳步,反而加大了資金投入。
近年來,泰山體育每年用于研發創新的資金超億元,其中投巨資建設了近2萬平米的泰山技術中心大樓,從德國、美國等引入了國際上最先進的體育濟發展中將更偏向于國內市場,器材研發和檢測設備,研發能力其目標即釋放內需潛力,引進外處世界領先水平。資、促進進出口和對外投資平對于當前的市場環境,卞志衡,不再像過去那樣依靠投資和良認為,快速發展的條件不復存出口拉動。“作個比喻就是,過在,產業空間相對飽和,模仿式去經濟增長主要靠‘汗水’,即發展的效應迅速遞減,資源環境固定資產投資等,未來則主要靠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提高,經濟規模增大,經濟增長速度勢必 ‘創新驅動’。”卞志良說,目前政府正加大科技投入、快發服務慢下來。但這不是退步,而是一業發展,探尋經濟發展新動力新種進步,是進入一個穩健的增長常態。
“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期。這個時期的關鍵任務是通過鼓勵創新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們發展經濟的最大優勢,而今追求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 今后,創新將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卞志良告訴記者。重點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今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