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韓冰
管理層上周末48小時火線救市,12劑“猛藥”接連而至,周一股市在股民的殷切期盼下以近8%的漲幅高開,隨之而來的下跌讓股民難以淡定。連續三周的暴跌,對投資者的信心打擊很大,盤面上一有風吹草動,一些投資者寧愿先出逃也不愿被套住,這種信心的恢復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股市
7.82%到2.41%滬指再現V反彈
管理層上周末48小時火線救市,12劑“猛藥”接連而至,周一早盤受此影響,滬指開盤大漲7.82%,滬指報3975.21點,漲288.29點,深成指高開7.30%。無一板塊低開,船舶、軍工、農業等前期弱勢股以及券商等板塊高開逾9%。個股集體報復性反彈,逾千股漲停。但是好景不長,隨后一路震蕩走低。臨近午盤中國石油沖擊漲停,帶動滬指小幅回升。午后滬指一度走綠,創業板則一度大跌逾7%。中國石油、銀行、券商等大盤藍籌股護盤明顯。臨近收盤權重集體發力,題材股紛紛反彈,滬指收漲逾2%。
截至收盤,指數出現漲跌交叉,上證指數報3775.91點,上漲89.00點,漲幅2.41%;深成指報12075.77點,下跌170.29點,跌幅1.39%;創業板指報2493.83點,下跌 111.45點,跌幅4.28%。
從盤面上看,小幅上漲的股指沒有個股集體上漲。在269個概念板塊中僅有5個板塊上漲,銀行、證券再度成為昨日托市的重要支撐力量,板塊漲幅均超過5%。而反觀前期走勢強勢的題材股,卻普遍高開低走,盤中更是迎來一波跌停潮。個股方面,在2195只交易股票中,僅有489只上漲,其中55只股票漲停;拋去8只持平股票外,其余1698只股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896只跌停。德州本地股,除華魯恒升上漲5.37%外,其余4只股票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龍力生物和凱瑞德跌停。
股民
有的忍痛割肉有的虧錢死扛
昨天股市高開低走,但個股分化比較嚴重,不少股票從開盤的漲停到收盤的跌停,令股民的心情猶如過山車難淡定。
“股市這樣的表現,心臟真受不了。”股民韓先生在收盤后不禁向記者抱怨7月6日的行情,“早上9點25分左右,我習慣性地打開炒股軟件查看開盤情況,發現自己手中的兩只股票全部漲停,一下就有3000元左右的盈利。”
韓先生稱自己當時心情很是激動,終于有種扭虧的欣喜感,但這種欣喜感并未持續太久,他所持有的股票就開始下跌。“一天內價格的波動很正常,我覺得一定還能漲回去。”韓先生并沒有選擇割肉,可是跌勢越來越嚴重,午盤時已經跌破9%,下午一開盤股票直接跌停,再也沒有漲回去,“本來以為可以撈回3000元的損失呢,結果又搭進去2000元,簡直沒法活了。”
楊女士也成為這場“V”反轉的受害者,因為她所持有的股票也曾一度暴跌,好在收盤時又漲了回去,不淡定的楊女士已經在低價時選擇“割肉”離場。“今天我持有的股票高開后開始下跌,當股票跌了2%的時候,我便選擇了清倉。”清倉后,楊女士的股票一路跌至8%,這讓她稍有些欣慰,可是下午2點半以后,股票開始回彈到7%,“這一跌一漲間,我就多賠了1000多元。”楊女士深感股市行情多變,有一種你看得見開頭,卻永遠猜不中結尾的無奈感。
專家
短期應跟著“救市”資金買藍籌
記者在收盤后采訪了我市多位股民發現,他們對未來市場普遍存有“悲觀情緒”,股民馬先生更是直言:“熊市來了,應該清倉走人。”看來,小幅上漲的股市并沒有堅定股民的投資信心,反而可能會在回暖后引發新一輪的“拋售潮”。“首先,作為投資者應該明白,救市并非救人,不能保證每一位股民可以扭虧為盈。”我市某銀行理財顧問胡經理分析,“受前期股市利好政策的影響,諸如中央匯金公司已于近期在二級市場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將繼續相關市場操作;國務院會議決定暫停IPO發行;25家公募基金以及21家券商宣布聯合救市啟動等等,早盤受到利好大幅高開,然后低走是正常現象,因為市場的下跌趨勢并不會因為大型的利好出臺瞬間改變,這里有個時間差,也就是說政策底和市場底不是同時出現的。”同時胡經理也指出,“管理層再多的呵護,對近日極度缺乏的市場信心也無可奈何,大多數資金均流入大盤藍籌股避險。反而前期熱炒的題材股卻無人問津,市場無明顯賺錢效應。”
對于短期內應該如何操作,胡經理認為:“市場仍處于尋找底部的區間,操作上并不提倡激進的策略,短期我們認為應該堅決跟著‘救市’資金走,買入低估值大盤藍籌權重股,但是避免周期性的石化行業,當務之急應該是重振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