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12月22日,市住建局首次開展鄉村建筑工匠培訓,旨在提高農村鄉村建筑工匠隊伍素質和能力,保障村鎮工程質量安全。
據悉,市住建局日前下發《關于加強鄉村建筑工匠管理的通知》,計劃每個行政村至少有1名鄉村建筑工匠、每支農村建筑施工隊伍至少有1名持證人員,為鄉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鄉村建筑工匠,是指具備農村住房建設技能,具有兩年以上施工經驗,能夠獨立或者合伙承接農房等限額內村鎮(鄉村)建設工程項目的個體工匠。
鄉村建筑工匠除可承接農房等限額范圍內村鎮(鄉村)建設工程建造外,還可承擔限額上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村鎮(鄉村)企業的建設、修繕和維護工程的勞務分包項目。
鄉村建筑工匠參加首次培訓的時間應不少于16學時。經培訓考核合格的,由組織培訓的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予以登記。
據市住建局村鎮建設科副科長李曉東介紹,培訓采取理論授課、經驗交流分享等方式進行,培訓內容包括鄉村建設施工管理的法律法規、鄉村建設施工技術與安全、美麗村居建筑風貌管控要求和鄉土營造方法等。培訓期滿經考試合格后,學員將獲得全市鄉村建筑工匠資格。
對于土木工程類中專學歷具有3年以上建筑施工從業經驗者、大專以上學歷且有1年以上建筑施工從業經驗者,獲得土木工程類專業中級以上職稱、《建設職業技能崗位證書》、人社部《職業資格證書》(電工、砌筑工、鋼筋工、混凝土、架子工、防水工、手工木工類)者,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直接予以登記。
下一步,市住建局將繼續加強鄉村建筑工匠教育培訓,對培訓合格的鄉村建筑工匠實行動態管理。(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乃春 通訊員 顏偉 李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