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區離婚登記人數減少三分之一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南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施,其中關于“離婚冷靜期”的規定引發諸多關注。
30天的“離婚冷靜期”讓準離夫妻多了一段考慮的時間。如今,實施“離婚冷靜期”制度已一年有余,“離婚冷靜期”對想要離婚的夫妻效果如何?1月25日,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離婚夫妻減少了三分之一
1月25日,德城區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2021年2月1日到2022年1月24日離婚登記1262對,而2020年離婚登記1899對。比起2020年離婚登記的人數,2021年減少了三分之一。
“婚姻冷靜期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這對于沖動離婚起到了很好的緩沖作用,讓冷靜后的兩個人能夠理性地對待這份婚姻。”二級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輔導志愿者張晶說。
張晶還告訴記者一個數字來證明“婚姻冷靜期”的有效性,從“婚姻冷靜期”開始實行以來,前來婚姻咨詢的夫妻多了,比起之前要多出10%左右。“我每周一值班,是比較忙的時候,平均一早上要對10余對夫妻進行婚姻輔導,不忙的時候也不少于5對夫妻。”張晶說,而這樣的數字在“婚姻冷靜期”施行之前是不敢想的。
“實施‘離婚冷靜期’之前,很多夫妻屬于沖動型離婚,在不理智的情況下,不僅聽不進去任何調解建議,而且能夠快速拿到離婚證。現在因為離婚冷靜期的施行,沖動型離婚的夫妻有時間來舒緩自己的情緒,能夠有時間正視夫妻之間的問題,在冷靜之后更有意愿接受婚姻指導,所以離婚冷靜期對于那些非矛盾型婚姻還是很有效的。”張晶說。
婚姻調解正變為婚姻輔導
“離婚冷靜期的出現,讓婚姻輔導的效能正在不斷擴大和深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韓明芳說。
韓明芳告訴記者,不久前,一對二婚的中年夫妻在申請離婚之前就接受了相關的婚姻咨詢服務。申請離婚之后,在“婚姻冷靜期”,他們走到婚姻輔導志愿者身邊,接受志愿者的婚姻輔導。“就這對夫妻而言,在生活中并未出現原則性錯誤或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是在處理問題上有著不一樣的意見,不知該如何統一,所以他們找到我們進行了咨詢和輔導。”韓明芳說。
韓明芳表示,自從“離婚冷靜期”實行以來,很多離婚的夫妻真正有時間坐在一起,正視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原來更多的是對夫妻進行調解,因為調解是快速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是這樣的方式有時候治標不治本,但是婚姻輔導就不一樣了,婚姻輔導員在對雙方的調解中,找到他們的問題所在,從而進行深層次的輔導,對于他們以后更好地經營婚姻提供幫助。”韓明芳說。
韓明芳坦言,更多的離婚夫妻從接受婚姻調解到接受婚姻輔導,這種轉變其實從側面反映出許多準備離婚的家庭延續婚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讓婚姻真正成為“幸福港”。
“冷靜期”還應繼續前置
作為有著多年經驗的心理咨詢師和婚姻輔導志愿者的韓明芳,她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將“冷靜期”繼續前置,可能效果會更好。
“離婚冷靜期經過一年的時間有了明顯的成效,如果能將冷靜期繼續前置,在兩個人走入婚姻之前,讓他們體驗模擬婚姻,主要是讓雙方認識到婚姻后會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正確解決等,有了心理準備再走進婚姻,遇到問題時他們或許就會更快更好地自我解決。”韓明芳說,“婚姻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兩個人的事,它是兩個理念的融合,兩個家庭的融合,所以我認為冷靜期的前置很有必要。”
此外,韓明芳還表示,年輕夫妻婚姻如果亮起紅燈,可以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對于這段婚姻雙方曾經都有著怎么樣的期許;而對于中年夫妻來說,經過多年婚姻的洗禮,如果出現問題,相對來說更有可能是長年累月的結果,如果有家暴、精神暴力的傾向存在,則更要第一時間找到專業的心理輔導師,進行自我提升,打破限制自己的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