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運讓天南海北的人紛紛踏上歸途,但對鐵路工作者來說,卻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今年30歲的王昊和27歲的李天祎在高鐵德州東站工作,王昊是一名站臺客運員,李天祎負責檢票作業,是一對鐵路“夫妻檔”。今年是他們并肩堅守春運的第2年。
站臺客運員王昊——
守護好每名乘客的安全
1月26日上午9點28分,G1062次濰坊—北京南的列車正點抵達,王昊筆直地站在2號站臺上,行注目禮,迎接車輛到站,隨后組織乘客有序上下車。直到車輛駛離,他才稍稍放松了些。很快,對講機中又傳出G1568次商丘—北京南的列車即將到站的通知。
從9點30到10點,王昊和同事一共接了5趟列車。
提起自己的崗位,王昊第一個說的就是安全。列車未進站前,他來回巡視,不厭其煩地提醒乘客在黃線后候車。“有的乘客想盡快上車總是往前湊,進站的列車雖然減速了但仍然存在風險。”王昊說,“乘客站上站臺的那一刻起,我就要為他們的安全負責。”
寒風中,僅半個小時,記者便已被凍得直跺腳。這就是王昊每天工作的環境,無論寒暑,他都這樣堅守在站臺上迎來送往,讓旅客都能平安回家。
作為站臺客運員,王昊和同事主要負責旅客進站上車、列車安全發車、下車旅客安全出站等工作,同時,還要做好和途經列車的交接工作,旅客遇到什么困難或偶發意外傷害、丟失物品等,也都需要他們協調處理。
就在去年1月,一名老年乘客下車后突然暈倒,正在接車的王昊和同事第一時間沖上去,疏散圍觀群眾,查看老人情況,通過廣播尋找乘客中是否有醫護人員,同時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隨后,合力將老人抬到休息室照顧。事后,老人家屬專門送來了錦旗。“自己的工作被認可,再辛苦再累心里也高興。”王昊笑著說。
檢票客運員李天祎——
讓所有人順利踏上歸途
上午10點50分,高鐵德州東站內熙熙攘攘,隨處可見拖著行李準備啟程或者已經踏上故土的旅客。此時的李天祎帶著防護面罩、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具,正站在檢票口檢票。只見她手拿擴音器,熟練的廣播:“旅客朋友們,開往北京南方向的G1084次列車已經開始檢票,請乘客到2-D號檢票口檢票進站。”
很快,乘客聚集到檢票口,李天祎一邊維持秩序,讓大家保持1米間隔有序檢票,一邊提醒乘客核驗身份證刷臉進站。不時有乘客向她咨詢,她都彎腰仔細聽,耐心解答。就在即將停止檢票的時候,一位帶著兩名兒童的乘客急匆匆趕來,李天祎見狀提前打開綠色通道,同時用對講機提醒站臺客運員,注意重點旅客幫扶。
“受疫情影響,現在每天只有約150趟列車到站,乘車人數大約在3000人次左右,但仍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趕不上車、排錯隊的都有。”李天祎說,之前遇到一對老年夫妻要乘車去蘭州,德州東至蘭州西每天只有兩班,老人因故錯過乘車時間,又是使用老年機,不會網上改簽,眼看車票作廢二人焦急不已。李天祎安撫老人情緒的同時,幫助其改簽成功,并全程拎包護送,老人上車后,又聯系當日客運值班員協調當日值乘列車長,沿途關注幫扶一下,老人感激不已。
由于長時間站立,工作一天下來,原本寬松的工服褲腿兒都被腫脹的小腿撐得緊繃起來。從開始的苦惱到接受,李天祎自己想了不少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有時也會覺得工作機械化很枯燥,但一行愛一行,我要為自己的工作職責負責,讓所有旅客平安順心地踏上旅途。”李天祎說。
等待下一列車的間隙,她和同事拿起噴壺,開始給檢票閘機噴灑酒精消毒。
小夫妻的新年愿景
說起來,站臺距離檢票口并不遠,僅隔著一層簾子、幾級臺階,但兩人見上一面卻很難。
“一個班24小時,往往是她休班我上班,我倆每次只有半天時間能見面,這次采訪讓我倆多了一次見面機會。”王昊說。
李天祎和王昊同是2017年底進入高鐵德州東站工作,2020年攜手步入婚姻殿堂。“我們因鐵路相識相知相愛,盡管在一起的時間短暫,但我們在各自崗位上盡職盡責的同時也都掛念著對方。”李天祎說話時總是緊緊握著王昊的手,“舍小家為大家,我們的分離是為了讓更多人的人團圓,非常值得。”
在和二人交談中,王昊的天津口音很重,原來,王昊和李天祎都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近期天津出現疫情,他們積極響應防疫政策,主動留在德州,分別暫住在車站單身宿舍。這一住就是二十多天。期間出現降雪天氣和大面積晚點,本該是休息時間,他們仍然堅持奉獻在一線。
“盼望著疫情早日結束,爭取過年時能回她家拜個年。”李天祎被王昊逗笑地合不攏嘴。
采訪中,他倆還向記者透露,李天祎剛查出懷孕4周時間,這個好消息讓他們對將來充滿了更多憧憬。“期待虎寶寶的到來,希望我們工作都順利,更希望所有人都能與家人團聚。”二人異口同聲地說。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編輯、記者|石秀秀 通訊員|王錦屏
審核|王秀青 終審|楊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