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換電只需十秒,但模式推廣尚需政策扶持
德州新聞網訊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袁明慧攝影報道
5月1日起,《山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我省對電動自行車的管控將更加嚴格。
眼下,距離新規實施越來越近,記者連日調查發現,雖然不少居民小區已安裝了充電樁,但仍無法滿足居民的充電需求,上樓充電、“飛線”充電等違規充電行為不在少數。治理難題的背后,電動自行車充電難、續航差等問題凸顯。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智能換電柜”早已亮相德州街頭,只需要十秒就可以為電動自行車更換電池。這種充電模式深受外賣騎手和快遞小哥歡迎,有企業也在加緊規劃布局,電動自行車迎來“以換代充”時代。
10 秒鐘輕松換電 實現“無限續航”
德州街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智能換電柜,電動自行車不用等待充電,從換電柜里換一塊電池就行。
在德興中大道上,一臺名為“鐵塔能源”的橙色柜子格外醒目,一名外賣騎手站在柜前,用手機掃碼打開柜門,將自己電動自行車上快沒電的電池取出,放進柜中,然后從另一個柜中取出一塊充滿電的電池,裝進電動車內,整個換電過程僅需十秒即可完成。
“掃碼之后換上電池,我的車馬上就‘滿血復活’了,節省了充電時間,多送不少外賣呢!”外賣騎手劉師傅高興地說,電動自行車“以換代充”的方式,給他們帶來方便。
記者看到,換電柜整體由白色和橙色兩種顏色組成,柜身上寫有“便民服務設施5G備電”的字樣,高約2米,共配有12個格子,每個格子上方都有一個小提示燈,可顯示柜中可用的電池及電池的充電情況。
另一邊,附近小區居民張女士正費力地將電池提到家里充電?!靶^里一直宣傳不讓把電池拿到樓上充電,但又沒有合適的充電點,我也沒有辦法?!睆埮柯犝f有不少城市為居民小區引進充電柜,她也盼著自己居住的小區能早日裝上充電設施。
推出共享租賃模式 為外賣小哥“量身定制”
在中國鐵塔換電旗艦店的門前,幾位外賣小哥正在挑選可換電的電動車。
“我們都是被推薦過來的,現在身邊送外賣的同行都在用可換電的電動車,隨換隨走。”外賣騎手竇文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電動自行車智能換電柜的運營模式大同小異,各品牌均采取租賃電池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服務,雖然價格不太一樣,但大都有包月套餐。
據中國鐵塔換電運營團隊經理李安洋介紹,他們的可換電電動車價格在1980-2600元之間,換電柜有包月套餐,每月租金300元,用戶可以不限次數換電。記者了解到,這種共享租賃模式主要面向快遞員和外賣員等使用電池比較多的群體,但受電池匹配和價格影響,這一模式在普通居民中還有待全面普及。
竇文告訴記者,他每天忙著送單,一天需要換電兩到三次才可以滿足需求,換電相比于自己充電,節約了很多時間。
那換電支出的費用到底合不合算呢?竇文身旁的一位外賣騎手跟記者算了一筆賬。他選擇的換電套餐每個月300元,相比自己之前在家充電費用支出是貴了一些,但如果算充電時間,還是換電費用更劃算。“用充電的時間,我能跑上好幾單了?!边@位外賣騎手說道。
“感覺還是非常方便,如果沒有換電柜,我們就只能把電動車推回家或者到固定站點充電,一充就得幾個小時。要是在送餐路上突然沒電了更麻煩,影響送餐不說,還可能引發顧客投訴。”竇文說。
“以換代充”前景廣闊 有企業正規劃布局
作為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40萬輛的城市,德州在解決電動自行車充電難方面做過不少嘗試。近年來,各種直充型充電樁、充電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居民社區。然而,龐大的充電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充電站“車滿為患”,甚至成了電動自行車停車場。目前,德州已有企業已經“先下手為強”,進行規劃布局。但是,“以換代充”模式仍需政策扶持推廣。
據李安洋介紹,中國鐵塔換電柜早在2020年底就已上線運營,目前在德州共有600余名用戶,其中德城區占八成左右,德城區智能換電柜已發展到44個,主要分布在澳德樂、萬達等商圈和中學附近?!俺说鲁菂^,我們的換電柜在樂陵市、禹城市、慶云縣、齊河縣、寧津縣都有分布,未來準備在武城縣、陵城區等地運營。”李安洋說。
此外,德州也有電動自行車換電運營企業正在規劃布局。近日,記者聯系到哈啰出行德州地區負責人卓澤群,他表示,德州目前還沒有布點投放“小哈換電”智能換電柜,但是這項工作已列入了下一步計劃中,具體時間暫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