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難覓一元雪糕,消費者直呼“吃不起”
冰柜中展示的10元以上冰淇淋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袁明慧攝影趙祜昊
近日,氣溫“飆升”,德州正式入夏,雪糕成為清涼解暑的必需品,市場上各種雪糕開始“內卷”,尤其是一些網紅雪糕,價格動輒十幾元甚至幾十元,讓廣大消費者驚嘆:雪糕已經“吃不起”了!
5月26日,記者實地走訪德州城區幾家超市、雪糕批發店發現,價格低于2元的雪糕少之又少,甚至逐漸步入“十元時代”。這些動輒十幾元的網紅雪糕,到底有多少人買單?雪糕又緣何漲價?
市場難覓一元雪糕
26日,在澳德樂時代廣場超市內,記者隨便打開其中一個立式冰柜,里面的雪糕價格令人瞠目:一兩元一根的雪糕很難找到,三四元的也只占少數,五六元的雪糕才是普通款,占據冰柜“C位”的是十幾元一根的網紅雪糕,如鐘薛高、雀巢、德芙、明治等。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新華路上的某家雪糕批發店,店內雪糕品種多達上百種,店鋪外擺放了十臺冰柜,僅網紅雪糕就占據了四臺冰柜,一元雪糕僅有兩臺冰柜。據王老板介紹,2至5元區間的雪糕賣得最好。相比以前,雪糕價格確實已經漲了不少:“綠舌頭”從1元漲到3元,巧樂滋從3元漲到5元,夢龍從6元漲到十幾元,“店里批發價賣7元的雪糕,在外面的零售價還會加價3至5元。”王老板說。
雪糕也打起“健康牌”
低卡0蔗糖、純牛乳、零添加……除網紅雪糕之外,很多雪糕也開始主打“健康牌”,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的喜愛。純牛乳、動物奶油、不含添加劑、進口原材料……各種新興概念也讓雪糕的價格水漲船高。
“現在的雪糕太貴了。”站在冰柜旁正在選購雪糕的市民鄭女士表示,在她的印象中,以前5元左右的冰淇淋都可以稱為“高端”,現在最便宜的居然都要四五元了。
采訪中,部分年輕市民表示,他們更熱衷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雪糕。“如果牛奶、奶粉、乳清粉、稀奶油位于配料表前面,說明乳的成分較多,品質相對高一些。”向陽大街一家雪糕批發店劉老板說,通常20至30歲的年輕人選擇高價雪糕的多一些,一是有消費能力,二是他們更加注重品質,會買減脂期也能吃的低卡雪糕。
而有部分消費者則認為,雪糕只是消暑解渴的產品,綠豆排、小布丁、老冰棍等小時候常吃的平價雪糕才是生活中的“剛需”。“對我來說,一根雪糕哪怕造型再奇特,顏色再絢麗,但也就是一根雪糕。”市民小徐說。
多種因素致雪糕價格上漲
日前,貴州茅臺也宣布將推出39元/份的茅臺冰淇淋。這些價格一路高漲的雪糕究竟是何原因導致的?采訪中不少批發商表示,品牌、營銷是影響雪糕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劉老板表示,實際上,近幾年雪糕的價格一直在緩慢上漲,每年都會有大量新品層出不窮,“尤其是一些網紅產品,營銷好了,品牌打出去了,定位高,價格也就上來了。”
劉老板告訴記者,成本也是影響價格的關鍵點,低價冰淇淋一般都用塑料袋包裝,而價位高的則主要用食品可用紙,不光環保還健康。低價的冰淇淋多用人工食用添加劑,價位高的冰淇淋則選用的純凈奶和天然食材,吃起來不僅口感不同,食品健康方面也有保障。
另外一家雪糕批發店主認為,受疫情影響,快遞費用上漲也是導致雪糕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我們的貨基本都是從上海運來,現在上海的疫情比較嚴重,雪糕運輸價格較之前也翻了一番。”店主說,“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近幾年來生產成本在不斷上漲,包括人工、材料、營銷等費用也都反映到了雪糕的價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