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于海琳通訊員王法成)
近日,九價HPV疫苗新適應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適用年齡從16至26歲拓展為9至45歲,這一消息引發更多女性對HPV疫苗關注的同時,各種疑問也開始滿天飛。“二價、四價、九價有什么區別?”“疫苗是否越早接種越好?”“感染后一定會得宮頸癌嗎”……針對這些疑問,“健康德州”發布科普文章,為市民釋疑解惑。
HPV即“人乳頭瘤狀病毒”,是感染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必要條件,而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有研究顯示,目前發現的HPV超兩百種,致癌性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只有持續感染高危型HPV才有可能引起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而HPV疫苗的接種,能夠阻斷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有效降低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發生率,特別是對于未感染過HPV的女性保護效果更佳。
很多女性認為,接種了HPV疫苗就可以一勞永逸,答案是否定的。目前,HPV疫苗主要分為二價、四價和九價。它們最主要的區別是含有的HPV型不一樣:二價HPV疫苗含有HPV16和18型病毒L1蛋白;四價HPV疫苗含有6、11、16和18型病毒L1蛋白;九價HPV疫苗含有6、11、16、18、31、33、45、52和58型病毒L1蛋白。因此,接種疫苗只是起到預防作用,并不能百分之百杜絕患上宮頸癌的可能,適齡女性在接種后仍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尤其是30歲及以上女性。此外,適齡女性也需注意,不要一味追求高價數,這三類疫苗都可有效預防宮頸癌。應根據個人經濟狀況和疫苗可得性盡早接種,以免延誤最佳接種時間。
此外,也有人認為感染過HPV的女性沒有必要再接種疫苗,這是非常錯誤的。HPV感染只能引起局部暫時的細胞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滴度很低,可能出現持續反復感染,而接種HPV疫苗,可誘導機體產生強烈的體液免疫,獲得持久可靠保護,預防再次感染。
如果出現發熱、感冒等癥狀;注射第一針疫苗后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孕婦或計劃懷孕的女性;乳膠過敏者不能注射二價疫苗;對酵母過敏者不能注射四價、九價疫苗等情況,應暫緩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