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德州段古運河文化項目正在編制規劃,請問您對此有何建議?
單霽翔:大運河德州段在中國大運河中極具特色,既有京杭大運河又有隋唐大運河,沿線河道在較少人工干預的前提下,能夠完美實現控制河水流速,保證行船、泄洪等功能的實現,充分體現了古代的工程智慧和科學智慧。保護規劃的制定就是要保護這些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真實地再現歷史。堅持“保起來、美起來、活起來”,走一條健康的保護之路,使大運河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愿意接近大運河,在參與大運河的保護和建設的同時享受大運河。
記者:今天的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大運河的文脈?
單霽翔:大運河的保護和過去的文物保護有很大的區別,一是要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同保護;二是要保護那些動態的、活態的東西;三是保護的內容不僅僅停留在古代,而且要包括近代、現代、當代的;四是要點線面結合保護,包括大運河商品貿易、人口交流、文化交流的廊道;五是不僅要保護好宮殿建筑、寺廟建筑等文物,還要保護好大運河沿線的工業遺產,還有那些寄托鄉愁的老字號;六是不僅要保護物質要素,還要保護非物質要素。
這些已經是文化遺產保護概念,是綜合的文化遺產保護的巨系統。保護的最終目的就是傳承。將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經過我們的手將其完整地、健康地、真實地保護好并融入我們的生活,在生活中不斷完善,使它有尊嚴地走向未來,讓我們子孫后代能夠享受。德州應該深入研究大運河的價值,并在未來的發展中有效利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記者:打造運河沿岸文旅線路,德州有哪些沿岸其他城市的經驗可以借鑒?
單霽翔:以故宮為例,故宮有600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位老人,但在歷史長河、在中華文明中,它又是年輕的。我們致力于把健康的故宮,有青春感地帶入年輕人的現代的生活。把封閉的變成開放的,把遠離人們生活的變成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年輕人不愿意去的地方變成年輕人紛紛流連忘返的打卡地。
大運河也是一樣,大運河2500年,世世代代運河兩岸的老百姓對運河最有感情。如果讓運河越來越美好,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大家都能夠從喧囂的大城市到運河邊上開展各種健康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那么運河周邊的民眾就會更有自豪感,同時也會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這些都是我們保護的目標,要動態地造福我們的今天。
記者:這次《萬里走單騎》來到德州,您將準備體驗南運河德州段的哪些方面?
單霽翔:從古至今,運河早已與德州沿岸百姓的生活融為一體。《萬里走單騎》第三季來到德州,將在節目中呈現南運河德州段的特點,同時介紹南運河德州段的申遺、保護過程,希望通過節目把大運河的魅力、把大運河的遠景、把人們的期待告訴世界,從而引發觀眾和歲月共鳴的默契,塑造大眾對當下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認知,激發大眾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