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尹曉燕 通訊員馮玉梅)近日,市醫保局聯合市民政局、市衛健委印發《關于調整完善長期護理保險相關政策的通知》,正式推出“德康安護”系列套餐,標志著我市長護險居家上門護理服務模式迎來了“三大升級”,進一步深化長護險護理服務內涵,滿足廣大失能群眾多樣化、多層次護理需求。
護理項目升級,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市醫保局結合前期上門服務開展情況,在廣泛征求協議定點機構和失能人員家庭意見的基礎上,總結實踐經驗,反復研究論證,新納入21項更加貼合實際、更好滿足失能人員需求的生活護理項目,失能人員可選服務項目數量由原來的30項增加到51項。其中既包括泡腳及足部按摩、清潔耳朵耳垢等技術性要求較低的項目,也包括翻身訓練及指導、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等與康復相關的項目,由專業護理人員為失能人員提供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訓練。
服務模式升級,套餐設計更加貼心。“德康安護”系列共推出4個套餐,失能人員可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套餐采取“固定+自選”模式,以“德康安護套餐1”為例,失能人員在服務人員上門時均可享受頭面部清潔、測量記錄血壓等8項套餐內基本服務項目,在此基礎上,還可根據實際需求,在《德州市長期護理保險居家上門護理服務項目》中額外選擇1項生活護理類項目,與協議定點醫護機構協商后合理安排每月服務頻次。根據套餐內容不同,最多可自主選擇6項生活護理類項目,在解決失能人員大眾化需求的同時,有效滿足個性化護理需要。
待遇支付升級,支付方式更加方便。居家上門護理服務中的生活護理費用,由原來的按比例支付,調整為按選定的護理套餐及服務頻次支付。以“德康安護套餐1”為例,單次上門服務總費用為105元,其中長護險基金支付100元,失能人員個人僅需支付5元,更加便利和省心。此外,文件還鼓勵有條件的協議定點機構適當減免失能人員個人負擔費用,在提升機構自身口碑和競爭力的同時,進一步減輕失能人員個人負擔,實現長護險社會和經濟效應的“雙贏”。
今年以來,市醫保局以居民長護險試點工作為契機,大力推進實施長護險居家護理上門服務項目,切實提高失能人員的生活質量,有效減輕失能人員家庭負擔。目前,全市長護險累計服務人員11581人,其中當前在床失能人員7307人,參保人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