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石秀秀 通訊員 張曉燕)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能夠循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我市地熱資源儲備豐富,約占全省21.4%,開發利用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近日,省地礦局水文二隊黨委委員、總工程師趙季初接受采訪時介紹,該局堅持“三個為先”,擔當德州地熱能勘查開發利用先行者。
堅持勘查為先。早在1996年,省地礦局水文二隊開展了比例尺為1:2.5萬的“山東省德州市城區地熱資源勘查”工作,為全省首次。通過地熱地質調查等方法,基本查明了區內地質、地熱地質條件等特征。“德州地熱能儲存在1300米到1700米深的館陶組熱儲層,為砂巖熱儲,具有埋藏深度淺、分布廣泛、溫度適中等特點。”趙季初介紹。
堅持開采為先。為獲取熱儲埋藏性質、地熱流體物理、化學特征具體參數,省地礦局水文二隊于1997年實施了山東省第一眼砂巖熱儲地熱井項目,對館陶組熱儲層的地熱資源量進行了計算。此后1年內,他們先后在臨邑、平原、樂陵等地開展了地熱資源預可行性勘查等數十個地熱資源普查、調查評價項目,基本查明了魯西北地區地熱地質條件、熱儲埋藏與分布特征,計算評價地熱資源量,為地熱資源的勘查與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1999年收獲了全省第一份孔隙—裂隙型地熱資源詳查報告。
堅持回灌為先。地熱資源雖然可再生,但地熱水礦化度高,直接排入市政管網會影響地下水環境,也會造成資源浪費。為推動地熱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水文二隊自2006年開展了省內首次砂巖孔隙熱儲地熱原水同層對井環狀間隙、加壓回灌,揭開了山東省地熱回灌研究序幕。“起初回灌效果不錯,但幾天后就出現灌不進去的情況,回灌率僅有30%。”趙季初回憶說,經過不斷探索研究,最終確定使用大口徑填礫成井工藝施工回灌井,并進行了示蹤試驗。2016年,水文二隊在我市建成中國北方首個砂巖熱儲地熱采灌均衡、取熱不耗水示范工程(山東省砂巖熱儲地熱開發利用與回灌示范工程)。經連續7個供暖季監測,地熱尾水實現100%回灌,被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授予“地熱能開發利用標準化示范項目”,成功破解了砂巖熱儲回灌這一世界級難題。
“接下來,我們將把重點放在深部砂巖熱儲地熱的勘查開采中,以獲得更高溫度的地熱水資源,應用于更廣泛的場景中。”趙季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