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德州國際陸港首發班列啟程!
◆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外貿企業通關提速降本增效
8月9日,德州國際陸港啟用后發出首列班車。記者 劉振興 攝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王志冕 通訊員張大偉辛凱)8月9日11時20分,伴著一聲長笛鳴響,滿載貨物的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緩緩駛出德州國際陸港。這是當天德州國際陸港啟用后發出的首列班車,貨物將經過黃島港運往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
德州國際陸港包含煤炭、包件、倉儲、海關監管4個作業區。按照以往慣例,企業需要把出口貨物運到沿海口岸堆場,等待口岸海關驗放后才能裝船發運。現在,隨著海關監管場站的啟用,陸港真正具備了口岸功能,出口貨物可在平原享受報關、報驗、訂艙、儲運、包裝、分送、信息傳輸等“一站式”服務。
“這個項目改變了德州沒有鐵路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的現狀,推動港口功能延伸至內陸,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貨物直接運抵碼頭裝船出海,為魯西北及周邊地區對外貿易提供物流新通道、新途徑。”德州海關關長燕華農說。
德州國際陸港的前身是平原縣與濟南鐵路局合作建設的濟鐵(平原)物流園。此前,已先后建成4個作業區、6股貨運鐵路線,穩定開行了青島港、中歐、中越等多條班列,服務半徑覆蓋周邊200公里,年貨物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
由物流園升級為國際陸港的關鍵,在于海關監管場站的落地。“去年以來,我們積極向海關部門爭取,獲準在園區建設海關監管場站,進一步提高貨物出口通關的便利度。”平原縣委書記王玉東介紹,場站按照海關總署相關規定建設,于7月22日通過濟南海關驗收審批后正式獲得了場所運營代碼,將逐步具備港口前移、就地辦單、集拼集運、還箱中轉、保稅物流、產業聚集“六大功能”,真正把“出海口”搬到了企業的“家門口”。
“業務量是陸港建設的基礎,目前濟南鐵路局開通海鐵聯運線路87條,具備海關查驗的站點只有4座。德州國際陸港的投入運營,使平原躍升為全省鐵路物流重要節點。”中鐵濟南鐵路物流中心副主任李皓表示。
通關速度快起來,物流成本降下來。據山東恒源物邦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軍介紹,德州國際陸港的建成投用,可為每個集裝箱節省300至500元的成本、節約通關時間2至5天。“我們粗略算了一下,就地辦單后每個集裝箱能節省物流成本400多元、通關時間縮短3天以上。同時,依托國際陸港還能吸引國際貿易生產要素向我們內陸地區轉移,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山東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貿主管董雙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