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董建新
“政績觀是黨員干部從政、謀事、創業的總開關,有什么樣的政績觀就會有什么樣的從政傾向和行為方式。今年以來,慶云縣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堅定樹牢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凝心聚力促發展,履職盡責惠民生,實干奮進抓落實,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慶云縣委書記劉濤說。
慶云縣堅持把推動發展作為最大責任,找準跨越發展的關鍵賽道。自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確定了“1512”發展思路,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獲評2023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投資潛力百強和中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40余項改革案例獲國家和省級優秀。
“近年來,我們勇于向‘難’而行,堅定打響工業強縣突破戰役,不斷厚植慶云長遠發展基礎。”劉濤說。工作中,堅持向“新”而生,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依托豐富的綠電資源和NMP材料兩個支撐,將鋰鈉電新能源產業作為“一號產業”,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進,高標準規劃建設占地1000畝的中慶新能源綠色近零碳產業園,引進和培育總投資69億元的31個項目,初步形成從電池材料、電芯、PACK、儲能系統,到后端應用、梯次應用、回收利用垂直布局的產業鏈條。其中,中科億博與中科海鈉合作建設的全國首條批量數碼鈉離子電池生產線全線投產;錦鋰換電與中科海鈉簽署“兩輪電動車鈉離子電池共享換電項目”合作協議,12月16日舉行了電動車共享換電示范項目啟用儀式,將以新場景、新模式、新營銷開發鈉離子電池市場“藍海”。同時,堅持“抓大不放小、抓新不忘舊”,建設智慧體育產業園、機床附件智能制造產業園、京津冀產業園等專業園區, 促進體育器材、電力裝備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
劉濤表示,慶云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盯緊盯住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聚力建設精致城市。加快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區,確定8類56個項目。近年來,新改建城鄉道路200余公里。優化提升街角游園14處,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5%。1至11月安置房交付1024套;商品房網簽備案銷售面積72.81萬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三,更多人選擇慶云安居樂業。聚力保障改善民生。1至11月全縣民生支出19.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82.74%,10件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扎實推進。新增城鎮就業3725人,完成率全市第一。慶云縣作為全市唯一縣區入選省級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28家中心村衛生室建成使用,開展送醫上門服務600余場次。夏季高考再創佳績,首次實現清華、北大“雙突破”,入選第三批山東省“智慧教育示范區”。聚力提高治理水平。持續深化“一網統管·多網合一”改革,建成啟用13處紅色民心屋,及時聽取和回應群眾呼聲,為群眾排憂解難。堅決守牢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等一排底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高。
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最大保障,激勵激發各方面實干的熱情。“業績都是干出來的,真干才能出真績、實干才能出實績。我們大力開展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雙提升’活動,教育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快就是擔當’、篤行‘干才能落實’,以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實際行動干出一番實打實的業績。”劉濤說。該縣持續深化“督考問用”融合改革,樹立重實干憑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用好考核評價指揮棒,打出嚴管厚愛組合拳,防范和糾正政績觀跑偏錯位誘發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讓發展實績更有“厚度”、惠民答卷更有“溫度”。
“慶云將以正確政績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集中精力主攻工業、大抓產業、做強園區、做大企業,全力以赴提高發展質量、改善民生、暢通民意、匯聚民心,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貢獻更多慶云力量。”劉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