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位推動廊道建設 打造城市新名片——訪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辦公室主任,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洪利
□記者石秀秀 通訊員王龍春
實施“兩河牽手”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的標志性城市品牌工程,是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牽”什么,怎么“牽”,是項目實施前亟須敲定的關鍵。
4月11日,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辦公室主任,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洪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項目建設,規劃先行,通過高水平編制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總體景觀規劃,明確全域“一廊兩帶、四區多點”的總體景觀結構,致力打造一條“水、路、林、文、景”復合發展廊道。
突出“前瞻性”。實施“兩河牽手”工程,為沿線齊河、禹城、平原、德城、武城等縣市區建設一條新的南北大通道,形成規模效應,發揮協同發展優勢。同時,工程連通黃河、大運河及德州境內的重要水系,結合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創建一個林、田、水、村落和諧發展的自然環境,有效改善生物多樣性。
堅持“實用性”。借助全長130余公里的“兩河牽手”廊道路網,沿線5個縣市區、18個鄉鎮串點成線,通過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改善生態,發展鄉村旅游帶動產業發展等,打造沿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切實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注重“文化性”。“兩河牽手”沿線文化內涵豐富,包括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水工文化、三國文化、大禹文化、孝道文化、狀元文化等,通過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把文化的內容挖掘出來、用體驗式場景展現出來,通過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把沿線景區串聯起來,打造德州新名片。
楊洪利表示,下一步要重點挖掘文化、填充空間、打造場景,聚焦3大領域持續發力。全力打造歷史文化風貌展示帶。建設探花莊園鄉村文化游精品節點以及沉浸式體驗場景,系統展現黃河、大運河德州段人文特色和秀美風光。全力打造綠色長廊活力運動帶。完善自行車、馬拉松運動配套設施,集中打造沿途運動服務驛站,提升沿途綠化標準,將130余公里長廊打造成優質風景道、魅力旅游道、市民休閑道,全面激活空間融合魅力,促進全市旅游服務、體育休閑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特色示范帶。聚焦環境美、治理優、生活富目標,全面完成“一鎮一村”基礎設施完善、民俗游購植入,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目的地。策劃包裝“兩河牽手”文化旅游重大項目,做好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文章,打造全市鄉村振興示范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