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 姬春雪
京杭大運河的饋贈
武城,是黃河泛濫沖積而成的華北平原的一部分。京杭大運河在武城縣境內蜿蜒62公里,是流經該縣的最大河流。武城縣的老縣城坐落于運河東岸,曾是衛運河段的重要碼頭和連接冀魯的陸路咽喉。
運河是武城當地民眾的母親河,千百年來,運河滋潤了沿岸的土地,為民眾的豐衣足食創造了先決條件;繁忙的航運則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改善了民眾的生活條件。因此,運河造就了當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捷、信息暢通、經濟發達的優越環境,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催生了運河民謠,豐富了其內容,加速了其傳播;而民謠則生動地記錄了運河的歷史變遷,形象地反映了沿河民眾生產生活面貌和民風民俗等,具有獨特的歷史淵源。 運河民謠的千年變遷 自隋朝大運河開鑿以來,就誕生了運河民謠。當時的運河民謠中,有一首哄兒歌謠,把監工麻叔謀當成了妖魔鬼怪,客觀上反映了隋朝民眾的苦難生活。
京杭大運河從開通,到多次疏通,對當地民眾生活影響深遠,運河民謠里誕生了船夫號子,對一些行業技藝也有了詳盡的描述。
從近代到民國,是中華民族多災多難的時期,也是運河民謠快速發展時期。運河民謠中對雇工、童養媳、孤兒、乞討者多有涉及;更有很多內容描述了當地的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的場景。
新中國成立后,運河民謠作為一種民間文學,適時反映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改革開放等時期的社會發展與變化,同時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也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由于文化生活較為單調,運河民謠作為當地民眾生活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兼有教育啟蒙少兒的作用,曾在民間廣為傳誦。
如今,由于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方式的多樣化,運河民謠同其他民謠一樣,傳承趨于弱化,民間已少有用歌謠傳教少兒的情況,有些民謠已經失傳或瀕臨失傳,婚喪嫁娶、修房蓋屋等較長的歌謠已經被簡化或棄用。 古老歌謠的獨特價值 運河民謠以當地的生產生活、民風民俗、重大事件、奇人奇事為創作素材,采用形象、生動、精煉的民間口語,結合一定的音樂韻律,朗朗上口,易傳易記,在內容和方言上具有鮮明的地方特征。其中,多首歌謠提到了當地的地名和人物、特產、獨有的生活場景和民風民俗。而且語言還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如:稱“你”為“恁”;稱“蛤蟆”為“河蟆”;稱“做”為“揍”等。
由于它反映的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在廣泛的傳播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它全方位地反映了當地的社會生活,展示了重要歷史時期當地民間的生活狀況,對生產生活經驗和自然規律進行了科學總結。另一方面,它展示和保存了當地的方言,豐富當地民眾的文化生活。同時,它還記錄了當地的民風民俗、重要的行業技藝和特產,具有教育啟蒙、拓寬視野的作用。
運河民謠:源于朝的古老歌謠
德州武城段運河民謠起源于隋朝,采用形象、生動、精煉的民間口語,合轍押韻、易傳易記,深受人們喜愛。由于它反映的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在廣泛的傳播過程中,起到了反映現實、傳播經驗、記錄民俗、教育啟蒙等多方面的作用。 2017年,運河民謠被列入德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