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的城隍廟正殿
2012年的城隍廟市場
上世紀90年代的城隍廟市場
上世紀90年代初,新落成的城隍廟市場內部
中山市場文具店售賣的墨盒
城隍廟正殿燒毀后,遺留下來的石礅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
城隍廟位于舊德州城南部偏西,與舊州署隔道平列,占地約15畝,建于明永樂九年(1411)。 1935年《德縣志》載:“城隍廟在喧嘩角西,明永樂九年知州何源建。明嘉靖三年(1542),知州邢奎進行了大修。 ”
城市功能的轉換
在古代,“城”就是城池,“隍”是干涸的護城河,“城”和“隍”都是保護城市安全的軍事設施,人們將“城隍”看成是當地的神,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城隍廟的規模和格局也非常大,等同于當地的官府衙門。
相關資料顯示,城隍廟在三國時候就有了,最初是孫權在蕪湖建的。德州城建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建制是衛城。它是軍事重鎮、漕運碼頭、儲存漕糧的基地,而不是一個商業城市。發展到永樂五年(1407),德州衛、德州左衛有兵士11200人,城內居民皆為軍戶。
而德州當地人有多少?按明洪武年編戶制度,德州城廂共3里,其中“在城一里,東廂一里,南廂一里”。當時規定110戶為一里,3里計330戶,約1973人。這樣一座軍事基地,是沒有必要和機會修建一座城隍廟的。
大運河漕運為德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流、物流,而處在交通樞紐地位的德州也渴望擁有發達的商業,滿足南來北往人群的需要。
于是明永樂九年(1411),德州迎來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這一年,德州城進行了第一次大的城市規劃,南北商旅被安置在城廂并設市,出現了柴市、米市、棗市、小市等一大批專業市場和第一批正式命名的街巷,奠定了城市初步的框架。這標志著德州城市功能的轉變,從單一駐扎軍隊的衛城,發展成為商貿流通城市。
城隍廟的建設,被提上了日程。
建筑規格和府衙一樣
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的重視,城隍崇祀紅火起來,像樣的府、州、縣都開始建造城隍廟,規格和本地官府一樣,重新規劃后的德州自然也不例外。
德州的城隍廟級別、規格不低。建成的城隍廟,磚木結構,山門3楹,懸掛黑底金字匾額,上書“城隍廟”。山門對面約10米處,是巨大的青磚影壁。
進山門,迎面就是坐南面北的騎道戲樓,兩層高,磚木結構,東西寬10米,南北7米。穿過戲樓通道,來到主院。中間為八角碑亭,其后兩側各有5間通間廂房,廂房兩側是東西廊房,內供幽冥界十殿閻君像。
再往北就是正殿,建在高1米、磚石砌筑的凸形基座上,分前廊、殿堂兩部分。前廊面闊3間12米,進深2間9米,正中懸掛匾額“不由人算”,匾下鑲一木制大算盤,右楹柱寫“你真算計非凡,進一位,退一位,詎料滿盤都是錯”,左楹柱寫“我卻迷信不得,有幾件,記幾件,將來借賬總無差”。
殿堂為單檐五脊頂,灰筒瓦覆蓋,面闊5間18米,進深3間10米,高9米多。殿正中置神龕,掛黃綾幢帳,龕內端坐泥塑貼金城隍像,右有持生死簿判官,左有拿鎖鏈索命鬼,兩側有泥塑神像各兩尊。正殿兩翼各有耳廟一座,左供土地、右供財神。
山門兩側有東西跨院各一。西跨院有坐北面南大殿3間,為三皇殿,供伏羲、神農、黃帝;東跨院為四合院,為守廟道士寢舍。正殿后左右各有配殿3間,正后面是后閣,面闊5間15米,寬、高各7米,前廊后廈,中間供泥塑貼金城隍像。東套間有木雕城隍爺和城隍奶奶坐像,中間置機關,一踏即可立起,堪稱一絕。
城隍廟建成后,不僅每年隨厲壇一起祭祀,每逢初一、十五也是信眾如潮,地方官赴任更要先來拜一下城隍爺。于是這里迅速成為德州新的中心,喧嘩角一帶熱鬧起來。周邊百姓進城,一定來這里轉轉,逐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城隍廟小商品市場。
每年臘月里趕會,會期一個月,這期間是德州最熱鬧的時候。賣年畫的、賣紙花絹花的、說書唱戲的、賣藝的、跑馬賣解的、拉洋片的、算卦相面的、押寶賭博的……擠滿了大殿前后廣場。茶館酒肆、飯鋪小吃隨處可見。四里八鄉的人們摩肩接踵,有的燒香還愿、拜神祈福,有的置辦年貨,熱鬧非凡。
城隍廟里,每年還有米、衣服、棉被、醫藥、棺木等的施舍。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五為最大的一次施舍活動,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規模的施舍。還有為人主持公道、排解糾紛的活動。
在舊社會每年除夕之夜,城隍廟戲臺上都有一場木偶“魯戲”。因那時窮人多,三十晚上因躲債,有家難還、無路可走的,只得進城隍廟看“魯戲”守歲。有樂善好施者,派人捎帶紅包,悄悄地送給那些窮苦人。
熱鬧繁華的中山市場
1928年4月27日,二次北伐全面成功,政府宣布破除迷信,城隍廟里的神像全部被拉倒,廟址改為中山市場。
市場南北長100米,東西寬60米,廟內的84間房屋分為元、亨、利、貞4個等級,出租給經營商戶,每月房租可收入150元左右。經營品種繁多,成衣鞋帽、文具書籍、五金刀剪、珠寶首飾、刻字印刷等等,只要和衣食住行有關的,都能找得到。
德州最初的演藝行當,在這里得到發展壯大。城隍廟東廊房、西跨院三皇殿改為說書場兼營茶座,租給傅立山等人。大殿以東修建戲院一座,最初是席棚搭設,后擴建為磚木結構的二層劇場,能容納觀眾700人。名演員金剛鉆、小香水、銀達子、李和曾都在這里演出過。平時,經常有一些江湖藝人及醫卜星相人士在市場空地上賣藝謀生。這里成為德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和娛樂場所。
市場中經營最多的是百貨,先后有18家百貨店開業,其中最早的慶華號,資金充足,貨源豐富,經營大小百貨及留聲機、唱片、鐘表等高檔商品,1947年后經營襪子,于1953年停業。欣欣百貨店,由李祝華于1937年創辦,資金雄厚,品種齊全,陳列新穎,營業額居同行業之首,解放前夕停業。
此外還有振德成號、徐國禎小百貨店、永昌號、孚隆號等等。百貨門店雖多,但只有國華號、復興永號兩家于1954年成立聯營店,后遷至南門外路西,參加合營。 1929年在中山市場開業、1950年遷至市場街營業的永昌號,也參加了合營,其他各家都先后停業。
市場里的小吃最受歡迎。特別是許珩包子鋪、劉長春包子鋪、吳永魁火燒鋪和張振清果子鋪,天不亮就忙活,一直到市場里的燈滅了。更有小規模的飯鋪、茶館等,在廟門外及廟內空場上自己搭建的房屋內營業,或者見縫插針擺小攤,使市場顯得格外熱鬧。
中山市場由德縣縣政府直接管理,除市場內固定商號外,也管理流動藝人及攤販的登記、批準事宜,所有職員及雜役的工資均從房租及其他市場收入中開支。
隨著形勢的發展,德州的商業中心逐漸向南門里、外大街及火車站附近遷移。中山市場日漸蕭條。
1990年建設城隍廟市場
德州是1946年解放的,當時一些商人對政府政策不夠了解,出現了抽逃資金的現象。如聚興東布莊,該店有店員10余人,在青島、天津都駐有專人負責進貨,于解放后不久停業。而其他較大的店鋪,如德聚昌布莊等,雖然一直在經營,但由于資金的短缺,規模越來越小,甚至停業,中山市場已無往日繁華。到1954年,市場內僅剩下一些手工業作坊和住戶。
德州解放后,市政府將教育館、青年俱樂部、文教局先后設于此地。1955年,經德州市工會、街道及住戶三方協商,由工會付一部分搬遷費,所有住戶、商戶遷出中山市場,由工會將其改建為職工俱樂部,后翻修擴建為工人文化宮,大戲院改為電影院。
1960年在電影院東側新建了一處“燈光球場”,是德州市最早的籃球場。后來古建筑先后被拆掉,僅剩下城隍廟的正殿。 1990年4月27日,城隍廟發生大火,正殿化為灰燼,只余幾個石礅。
由于城隍廟的巨大影響力,1990年8月,在原城隍廟的路南邊,建設了全市首家全封閉式工業品批發市場,起名城隍廟市場。由于生意太好了,后來還拆除德州市展覽館,進行了擴建。進而于2000年,建設了城隍廟南市場。
2015年3月6日城隍廟市場正式關停。